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外媒:“中国天眼”为人类探索认知宇宙作出贡献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何宇 2021-04-07 09:57:24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近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各国科学家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向中国国家天文台提交观测申请。外国媒体对此予以广泛关注,认为此举展现了中国与国际科学界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国天眼”对于促进人类探索认知宇宙将发挥更大效能。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报道中介绍,自2020年初验收启动以来,“中国天眼”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了不少重大突破。接受采访的多位俄罗斯科学家对“中国天眼”很感兴趣。俄远东联邦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安东·科切尔金表示,“中国天眼”无疑将激发更多外国天体物理学家的兴趣,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工具。相信在它的帮助下,人类将获得许多重要发现。中国同行对外分配观测时间的提议,对全球科学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俄罗斯列格努姆通讯社报道称,“中国天眼”综合性能全球领先,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的边界,可以探测脉冲星,扩展观测样本数量。“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体现出中国坚持合作的理念,表明了中国与各国共建美好未来的想法。报道说,中国正迎来射电天文发展的黄金时期,可以通过重大的科学发现,“为人类探索认知宇宙作出贡献”。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向世界开放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令人瞩目。日本国立天文台教授小林秀行称,天文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望远镜等设备往往规模庞大,中国扩大研究设施的开放,有利于推动国际研究和交流。建造“中国天眼”等世界顶尖研究设施,证明了中国科技实力的迅速提升。

“南非人”网站用速览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天眼”相关信息。文章说,“中国天眼”的探测范围是天文观测的一大进步,这意味着科学家将能发现更多未知的宇宙现象。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的报道指出,“中国天眼”向国际天文学家开放,向世界分享研究设施和稳定可靠的服务,促进了国际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相关推荐
两会世界眼|读懂“中国之治”的一扇窗口——外媒社长总编辑眼中的中国两会

连日来,多家外国媒体社长、总编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高度关注中国两会,期待通过这一窗口更加深入观察“中国之治”,进一步了解中国发展经验智慧,期待中国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30名外媒记者走读金华:点赞经济人文之美 期待深化中非合作

10月24日—27日,由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年“Explore Jinhua(发现金华)”国际媒体采风活动举行。

Vlog|当记者采访记者,“外媒眼中的新疆‘关键词’是什么?”

在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期间,精心策划采访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精英。他们的关注点如同多棱镜,折射出中国在不同领域的独特光芒。记者与记者之间的灵感交流与碰撞,捕捉外媒眼中的新疆“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