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何宇 2021-04-08 14:23:56

上海自贸试验区陆家嘴片区。 记者 沈则瑾 摄

2021年2月,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召开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推出一批在上海甚至全国具有一定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创新举措。证照联办、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制、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一站式拿地开工、一站式竣工投产、依托一体化平台集成事中事后监管等,都在这些创新举措之列。

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和风险防范处副处长张楠介绍,临港新片区正在酝酿突破性政策,力争在2年到3年内成为国内审批最精简、监管最精准、服务最高效的“放管服”改革先行区,打造全市最好、在全国最具示范效应、在国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营商环境“高地”。

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这不是区域的简单扩大和现有政策的简单平移,而是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制度创新是临港新片区的使命所在。临港新片区在政策制度设计上突出差异化探索,致力于与国际最高标准经贸规则衔接,加大开放型经济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信息便捷联通。

一年多来,临港新片区推动制度创新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分解的78项任务中已落地、正在走流程或先行先试71项,继续对上争取7项;形成典型创新案例67个。临港新片区纳入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政策制度红利逐步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短短一年多时间,临港新片区市场主体大幅增长,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得到有效提升。2020年,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区范围内全口径工业总产值1703亿元,同比增长39%;生产性服务业营收431亿元,同比增长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产业固定投资336亿元,同比增长61%。

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国家、上海市、新片区管委会层面共出台政策文件130个,涵盖金融、人才、财政扶持、法治保障等6大领域,跑出政策兑现“加速度”,增强企业满满“获得感”。

据了解,临港新片区还将出台境外仲裁机构设立业务机构管理政策,正在积极洽谈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仲裁机构,着力优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外贸

2015年4月起,在拥有“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落户并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观察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建设十年来,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140余项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