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滁州:精培细育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阮步影 2021-04-08 10:00:57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重视“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培育和使用,通过寻才、育才、用才、惠才四项举措,让更多乡土人才 “破土”而出,助力乡村振兴。

内外联动“挖”。通过摸底调研、村镇推荐等形式,层层挖掘各行业乡土人才,建立并完善涉及1300多人的种养殖、加工及农村电商等行业的“农村实用人才库”。聚焦全市农业发展需求,开展长三角乡土人才交流合作,建立全市长三角农业专家库,入库专家30名。按照县级培育5个、每个镇培育2个、每个村培育不少于1个的目标,开展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认定工作。建立125名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名录库,

真金白银“惠”。出台《滁州市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关于培育家庭农场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从财政、项目、信贷、保险、就业等方面对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创业加强保障。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拿出近500万元奖励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总数达1.8万家,稳居全省前列。耕地流转面积446.1万亩,流转率达45%。

分类施策“育”。印发《关于举办全市2020年乡村企业家人才培训班的通知》,组织完成100名乡村企业家示范培训工作;组织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125人;制定《滁州市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职业农民培训3211人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20年全年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350人、专业生产型人员800人、技能服务型人员800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200人、产业扶贫带头人50人。

多点开花“用”。实施“千名农技人员下基层包村联户”工程,全市1273名技术指导员培训指导科技示范户5272户,每户开展培训指导服务达10次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近10万户。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作用,广泛开展扶贫“四带一自”,全市1344家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14100余户,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卢廉   叶传龙)

相关推荐
万宁尖岭村:高质量党建“引擎”驱动乡村蝶变

近年来,在万宁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相关乡村振兴派出单位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发力下,尖岭村的鹧鸪茶种植、桨板运动等产业发展初具雏形,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

陕西靖边县:“三链”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靖边县龙洲镇组织电商培训,意在培养一批懂网络、会营销的“新农人”,助力更多农户和合作社“触网”转型,让电商成为农产品出村出山的“新引擎”和“快速路”。

陕西吴起县:生态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以“山水有约 盛夏狂欢”为主题的第四届文化旅游季于7月15日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