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67岁的民间艺人马庆山带着大鼓曲目——《党恩似海》,站在榴园村四眼井前,向党员群众讲述着党的百年历程;在宋疃镇12个村(居),农家书屋发挥学习阵地的作用变身“红色充电站”,让党的百年历史、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深入人心;杨庄街道主动收集群众心愿、倾听群众心声,启动了从每个社区征集群众最需要解决的10件事,做到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担当尽责的精气神。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烈山区认真组织实施,明确学习教育内容,丰富党史学习内涵,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和美丽烈山建设结合起来,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制定方案,坚持高标准部署。结合烈山自身实际,制定印发《烈山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坚持烈山党史和从烈山地区发端孕育的“四眼井”精神的相传承;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相结合。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主要目标,开展铭记光辉历程、认识伟大贡献、感悟初心宗旨、掌握重大理论成果、传承伟大精神、领会新发展理念六个方面为重要内容的学习教育,从开展专题学习、宣讲活动、开展专题培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五个方面进行学习安排。
创新方式,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区委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研讨,3月29日参观四眼井旧址、四眼井纪念馆、思源广场等,研读指定学习材料,联系思想和分管领域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全区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实践、在线服务结合的方式,打破学习时空限制,实现了线上课堂学党史,教育基地讲党史,创新开展学习教育“六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为党员干部群众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坚持“平台创新”学,在烈山政府网站、“美丽烈山”公众号开设专题专栏,学习宣传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推送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丰富网上学习资料内容。
同步推进,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全区党员领导干部边学习、边宣讲、边调研,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结合调研情况和职能职责,重点围绕出行难、办证难、就业难、就医难等热点事项推出一批重点办实事项目清单。美丽烈山微信公众号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民服务践初心”专栏,深入挖掘、展示先进典型在为群众办实事的经验做法和感人事迹,营造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奋进、开创新局的浓厚氛围。
积极对接,认真开展指导工作。自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后,坚持以上率下、全面推进,各工作组和巡回指导组迅速行动,积极对接被指导单位,充分交换意见,悉心开展指导工作。53家被指导单位全部确定了党史学习教育分管领导和联络员,细化学习计划,通过读书班、三会一课、红色党性教育基地现地学等形式,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本着指导、协助、配合的原则,与被指导单位齐心协力、按部就班、严格程序,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截至3月下旬,全区各单位已经全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推进会,各巡回指导组均派人参加了动员会。同时建立了党史学习教育微信群,以便及时反馈信息、沟通情况、提出建议,确保活动健康有序推进。目前,全区各级各部门已全部召开党史学习动员推进会,党员干部参学率实现全覆盖。
营造氛围,深入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坚持正面宣传,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烈山区积极收集整理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好的做法和典型,深入采访报道,讲好烈山故事,传播烈山声音。
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重温党的百年历史,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截至目前,烈山区53家参学单位均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方案》,列出项目服务清单146条。3月10日以来,收集全区各单位开展“学雷锋—我为群众办实事”402件,参与党员人数2126人,帮助群众解决实事513件。(刘露 邓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