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高考改革试点在华南理工大学启动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04-09 17:13:00

新华社广州4月9日电(记者郑天虹、杨淑馨)记者9日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今年将在其广州国际校区开展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即“631”综合评价录取。

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今年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从招生录取、学生培养到毕业去向等对校区办学进行优化升级,全面启动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国际化办学的新路子。

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即“631”综合评价录取,是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60%)、学校考核成绩(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择优录取。

占30%的学校考核成绩重点考查学生学科基础、创新能力、中英文表达;占10%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不同省份的折算方法计入总分。学生还将进行体质测试,合格后方可取得录取资格。由于此次综合评价录取批次为提前批特殊类,在普通本科录取批次之前,考生即便在此批次没有被录取,不影响之后在普通本科批次中再次报考。

据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正介绍,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等8个专业采用“631”综合评价录取方式,这些专业将采取交叉培养、产学研结合等创新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前沿探究、创新训练、竞赛驱动与创业孵化。

相关推荐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通

这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桑塔纳港的海上新通道,不仅将航程缩短30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成为中巴深化贸易互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纽带。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通外联”提速“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今年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尤其是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成为重要支撑,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韧性和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车辆跨境货物启运

3月31日,深圳企业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一辆满载智能电子产品的自有国际公路运输(TIR)系统货车从深圳启程,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采用本地企业自有TIR车辆开展跨境货运,标志着大湾区与中亚地区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