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至12日,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江苏苏州举办。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获得企业——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年会上发布了VSA车态感知技术。
大会围绕人工智能与行业融合,组织多场高峰论坛。其中“智慧出行·车态感知”分论坛深受瞩目。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科学家邓志东,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机器智能科学家项炎平,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兆翔,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永利,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昕,滴滴出行安全管理部安全运营总监曲晓楠等多个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专家、学者与智慧停车企业高管参会交流。
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获得企业,以下简称“智慧互通”)高级副总裁、机器智能科学家项炎平博士发表《VSA车态感知技术与交通综合治理》主题演讲,分享了VSA车态感知技术在智慧停车、交通治理、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成熟经验与案例。
项炎平介绍,VSA车态感知技术专为城市道路复杂场景问题而研发,具备很强的场景扩展迁移能力;依托强大的算法族,可实时感知监测区域的车辆状态、行为、态势,完成车辆定位跟踪、车辆行为识别、人车关联分析、车型识别、车行轨迹、车辆REID等识别行为。同时,通过城市级AIOT部署,整体感知城市交通网中车辆的时空状态,形成城市级车态感知网络图谱,为交通综合治理、重点治安防控、市政综合管理等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VSA车态感知技术受到各位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与认可。张兆翔认为,VSA车态感知技术的落地应用,将大幅提升城市交通的运营效率、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补足车辆感知监控的认知短板,为城市静态交通管理带来革命性变化,是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一把“智能利器”。
邓志东表示,在政策和市场双重利好的前提下,智慧交通赛道越来越热闹,但能走到最后的企业,必然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迭代能力。智慧互通从创业之初,就瞄准城市静态交通治理领域,深耕打磨,首创高位视频泊车管理技术、VSA车态感知技术、AI Super Eye“超级视线”全息感知技术产品,并完成北京、广州等全国二十余个大城市的智慧交通建设与城市新治理领域商用落地,走出了一条构建城市智慧交通的实践路径。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智慧互通经过多年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已拥有超过230余项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硬件的核心专利技术,为城市路侧公共泊位和商业化社会停车场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解决方案,解决了静态交通难题,成为静态交通领域唯一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的企业。(成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