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材集团同塞浦路斯当地利益相关企业互利共赢

来源:商务部网站 责任编辑:胡柳 2015-11-19 09:16:00

一、中材集团概况

中材集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是我国唯一在非金属材料业拥有系列核心技术和完整创新体系的,集科研、设计、制造、工程建设、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科技型、产业型、国际型企业集团。在全球已建成的18条日产万吨级水泥生产线中,有14条是中材集团建造的。中材集团在我国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及工程总承包管理进军国际市场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同当地利益相关企业和谐共赢情况

(一)塞浦路斯VASSILIKO项目中与当地租赁公司利益共享

塞浦路斯VASSILIKO水泥生产线项目位于塞浦路斯南部港口城市利马索尔,距离首都尼科西亚50公里,据当地最大的利马索尔港口40公里,建成后项目日产熟料水泥6000T,年产水泥200万吨。塞浦路斯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亿欧元,是目前中塞两国间最大的合作项目,签订于2008年5月22日,当年6月19日正式生效,2009年6月8日开工,2011年2月4日点火,同年2月11日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熟料,并于同年7月29日业主颁发项目PAC验收证书。项目采用EPC承包模式,合同范围包括工程设计、设备及钢结构供货和现场安装施工,土建设计和电气施工属于业主另行分包。

VASSILIKO水泥生产线项目所在地有两家较大的吊车租赁公司,希望取得吊车租赁的业务,但是当中材的大型吊装机具设备从中国运输到现场后,当地吊车公司担心无法从这个项目中拿到更多的吊车租赁业务,于是试图联系其他吊车租赁公司,一起到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中方的吊车无法满足当地要求,希望通过此举把他们的吊装设备顺利租赁给中材集团。

中材集团对大型机具的管理非常严格,尤其是对安全施工制度的要求非常严格,所有机具设备在使用之前必须取得当地的使用许可,必须满足各项要求后方可使用。通过努力,从人员到机具,各项培训、测试、许可文件等资料全部整理齐全,当地政府的检查都顺利地通过。

但后来,项目部找到这家租赁公司,并承诺在工程繁忙期间,工程会需要更多的车辆,到时候一定会租用他们的设备,并承诺可以在以后设备到场的部分运输工作中优先考虑他们。通过解释和相互沟通,他们也完全理解了中方的想法。

最后在后续的工程施工中,中方与当地这两家吊车租赁公司频繁的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租用当地租赁公司的设备,不仅为这些当地公司增加了业务,也有利于我方企业降低关税成本、运输成本,增强在当地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二)拉法基俄罗斯项目概况中与当地供货商利益共享

拉法基项目地点位于俄罗斯的Kaluga州Ferzikovo镇,距莫斯科约200公里,距离南部新罗西斯科港口约1400公里。项目业主是拉法基俄罗斯OAO水泥公司,项目规模为5000TPD熟料水泥生产线。合同范围包括设计、工艺线机械/电气/钢结构/彩板供货、机械/电气/钢结构/彩板安装、海运和内陆运输、现场调试监督管理。合同签约时间为2010年5月21日,现场工期生效时间为2012年6月1日,生产出第一批熟料的时间为2014年2月1日,临时验收时间为2014年5月31日。拉法基着力推动该项目在俄罗斯同类水泥项目中在能源效率、安全施工、环保指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每吨碳排量减少31%,能源消耗只有当前平均水平的一半。

俄罗斯有着较为完备的工业设施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与水泥厂设备和钢结构相关的工业产品较为丰富,这为提高当地采购比例、供货本土化提供了条件。项目规划供货范畴内的当地采购或制造将达到10000多吨,重量占供货总量41.5%。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计量设备当地认证风险和钢结构及非标材料当地符合性风险,同时大幅度减少项目物流成本,有利于项目供货综合成本的控制。比如项目部将回转窑窑简体选择在当地制造,制造费用503万(含运费),如果选择国内制造含运费预估总费用918万元,选择当地制造模式节省费用387万,考虑国内制造时出口退税64万元,综合节省323万元。此外,此举也增加了当地供货商的业务量和营业收入,不失为双赢的局面。

相关推荐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一季度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

中国-格鲁吉亚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第比利斯召开

4月17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与格鲁吉亚第一副总理兼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部部长达维塔什维利在第比利斯共同主持召开中格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在海口启动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4月13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启动,将组织一系列专题的对接活动,打造出口产品拓内销的标志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