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希尔德: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令人叹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08-11 15:00:19

新华社纽约8月11日电(记者孙鸥梦 金旼旼)标准普尔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希尔德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表现令人叹服。” 

“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体现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获得的增长动能,更体现出中国采取应对措施的及时有效。”希尔德说。 

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机初现端倪。2007年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交易;纽约股市开盘暴跌;欧洲央行紧急宣布向银行业注入近千亿欧元资金。这一天,被英国主要抵押贷款银行北石银行时任首席执行官亚当·艾普尔加思称为“世界改变的一天”。 

十年后,再来回顾这场金融风暴,中国的应对策略和这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被世界叹服、认可。 

希尔德认为,危机发生后,中国迅速反应,灵活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成功地将经济从外需导向型引导为更加依靠内需拉动增长。 

“这些政策令中国经济免受全球经济的负面波及,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宏观经济失衡,同时也加快了城镇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的积累。”他说。 

然而,凡事皆有利弊。希尔德认为,危机之后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债务问题在近年凸显,因而,当下中国决策层采取的改革措施“十分必要”。 

今年上半年,得益于多项结构性改革释放的红利,中国经济实现6.9%的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下旬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至6.7%和6.4%。这是IMF今年第三次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 

希尔德说:“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进,中国资本分配将更趋合理,中国经济也将更加平衡、完善,中国居民的服务消费将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放眼海外,世界经济也在逐步复苏。希尔德认为,尽管未来世界经济仍将面临经济、政治、政策等方面的挑战,但复苏步伐不会停止。 

他说,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速保持在3%至3.5%区间,未来数年预计将保持在3.5%左右。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新华时评|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我们有信心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于中国而言,有利于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于世界而言,有利于把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合作的方式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