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无为:河蟹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1-05-20 15:25:22

5月的清晨,一缕阳光照耀在占地1000余亩的安徽省无为市泉塘镇现代渔业示范区,波光粼粼的渔业示范区蟹塘涌动着勃勃生机。

上善泉塘 因水而兴

“去年我们螃蟹养殖实现了重大突破,部分蟹塘亩产达到380斤。可喜的是,最大单只河蟹达8两,价格达到200元/斤。”该镇优良螃蟹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有为骄傲地说道。据悉,该镇以现代渔业示范区为核心,全镇形成占地5万亩的河蟹养殖产业,其中“蟹鳜、蟹虾”混养面积达3.5万亩,年产值达4亿元。2020年,该镇成功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正在这片滨江大地徐徐展开。

河蟹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该镇庞大的水系,西河、永安河直通长江,境内沟渠交错、水网密布,为河蟹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所产河蟹产量高、个体大、肉质紧,河蟹品质明显高于其他地方。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全镇发展特色河蟹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大支撑。

完善设施 培育主体

问蟹哪得鲜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不是有水的地方都能壮大农业生产,而在于发展特色产业上的决心和投入。“搞乡村振兴,要算长远账,不能算小账。我们每年在电费上就要花50多万元,镇域内18个电站及时抽排水。既防止河蟹产业受灾,又让水质适合养殖。未来我镇还计划引进冷链运输企业,助力河蟹产业发展。”泉塘镇党委书记朱煌兵说。该镇在对农业投入上不计成本,投入2000余万用于道路、沟渠疏浚等基础设施改造,还为安装使用纳米微孔增氧设备的蟹农提供资金补贴。

延链强链 壮大品牌

“政府鼓励我们自己培育蟹苗,今年可提供蟹苗达到300万只,基本都是供应本地养殖户。”全民水产养殖协会的负责人刘天武说,为了做大养蟹规模,这位养殖大户向蟹苗生产迈进,改变了以往从江浙购买蟹苗的历史,而且本地产的蟹苗,更能适应本地气候,存活率高。

作为全国重点创建的100个水产健康示范区、安徽省最大的无公害河蟹生产基地,泉塘过去一直没能形成叫得响的品牌。通过近几年品牌建设,由该镇养殖协会注册的“濡泉”牌螃蟹已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

未来的泉塘镇还将继续推进河蟹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建设,持续完善水利设施,全力推动本镇河蟹产业延链、强链、补链,使“泉塘产”河蟹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响当当的金色名片。(丁琴)

相关推荐
月满长江 “渔”见中秋 安徽无为举行非遗节目汇演欢度中秋

10月6日,由无为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牛埠镇人民政府主办的月满长江 “渔”见中秋 传承长江渔文化 欢聚中秋舞团圆鱼灯汇演活动在此举行。

芜湖市首届“四季村歌”集中展演活动在无为竹丝湖景区举行

丹桂秋韵,山水笙歌。10月5日晚,“欢乐芜湖·渔歌唱晚”芜湖市首届“四季村歌”集中展演活动在芜湖无为市竹丝湖景区拉开帷幕。

榆阳区孟家湾乡:支部联建强堡垒 产业抱团促共富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乡通过党建引领打破村域壁垒,构建产业发展示范带联合党支部,成立三大产业联盟,走出了一条“支部联建强堡垒、产业抱团促共富”的特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