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聚焦高端制造 陕西西咸新区实施科技型企业和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5-31 14:50:16

“预计到2025年,西咸新区先进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占工业总产值70%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180家以上。”陕西西咸新区招商局局长孙涛在日前举行的“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网络主题活动云座谈陕西西咸新区专场上表示。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下辖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和泾河新城五个新城,是我国设立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

产业兴则城市兴,一座新城的崛起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如何构建产业布局,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成为每一个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介绍,近年来,西咸新区规划打造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临空经济、科技研发、文化旅游、总部经济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

孙涛告诉记者,在先进制造业方面,西咸新区已经聚集了中国中车、三一重工、日立ABB、恒大汽车、宝能汽车、同力重工、隆基绿能等一批龙头领军企业,从细分上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轨道交通产业链以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等产业集群。

据介绍,为进一步做强新区的先进制造业,西咸新区着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和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重点加大科技成果在制造业上的应用及创新、上下游配套的补充及完善进行支持,促进形成产业链完整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将前端研发、智能制造、关键零部件、后市场服务全产业链进行整合聚集。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科技型企业集聚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础。

据了解,近年来,西咸新区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建设了西部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西农未来农业研究院、沣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西部云谷等一批创新载体,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孵化。

在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的同时,西咸新区还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新区建立了科技型企业培育库,联合省市科技主管部门,通过深入企业、上门服务、组织企业培训等方式,实施重点指导与帮扶,1000余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企业培育库,2020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113%。

西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丰告诉记者,西咸新区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企业需求导向,围绕企业创新痛点堵点问题,聚焦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汇聚各类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工作。

李丰表示,西咸新区还通过支持企业完善研发体系,和推动建立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来引导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企业集聚。“截止目前,新区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超过50%,通过支持一批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市级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设研发基金、共建实验室、研发众包等方式,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共享创新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李丰说。

据西咸新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焦少飞介绍,2021年,新区实施重点项目399个,总投资7896.75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88个,总投资1732.35亿元。

据悉,近年来,西咸新区还不断扩大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服务供给。构建全方位、全链条、高质量的创新服务体系,促进技术、资金、项目等创新资源更多更快流向企业。

相关推荐
西咸新区推动科技企业“技术出海”

2月25日,西咸新区首批科技企业“技术出海”启动大会暨“未来农业”出海企业对接交流会举行,助力企业融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中欧班列加速中国内陆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自2011年开始运营的中欧班列,如今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这支驰骋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不仅成为东西方贸易畅通不可或缺的运输载体,更加速催动着中国内陆城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多措并举做实引育留才“新文章”

“从2023年10月公司正式入驻空港新城开始,在办手续、拉投资、招人才、兑政策等多方面,我们就受到了空港新城相关部门的一系列支持,为实验室成果高效转化、落地投产提供了有力支撑。”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卢威博士表示,“空港新城人才办还主动上门服务,通过我们不断沟通,共同努力,让我被认定为秦创原科技创新型人才,帮助公司争取到了更多资金支持,在我们公司初创发展阶段,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