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东中药材出口位居全国首位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6-03 15:26:36

海关关员到广东忠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中药材开展检验监管。 陈文平 摄

在广东忠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空气中散发着一阵阵沁人的药香味,人参、黄芪、薏苡仁、丹参、茯苓……一袋袋已加工好的中药材正等待着封口、贴标、包装,这批中药饮片产品将出口到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

随着健康消费观念的日益普及和全球抗疫的“亮眼”表现,“药食两用”“标本兼治”的中药逐步被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成为国际医药领域的“新宠儿”。

记者31日获悉,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2021年1-4月,全国出口中药材价值19.2亿元,广东出口占全国的14.4%,规模居全国第一。其中普宁中药材出口增速较快,1-4月出口1874.7万元,增长134.8倍,占全省中药材出口的6.8%,占全国的0.98%。

据了解,普宁市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南药”药源基地和“中国中药名城”,中药材产业已形成集种植、加工、生产、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中药材交易在国内久负盛名,但多年来,中药材出口一直未有实质性突破。

“‘药食两用’中药材产品出口是否需要进行出口食品产品备案?出口动物源性药材有哪些监管要求?”广东忠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员沙飞第一次来到汕头海关所属普宁海关办事大厅,就向关员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普宁海关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产业发展,量身打造中药材通关便利化措施,宣传指导中药材出口检验检疫要求,跟踪研究国外市场法规、技术标准,严厉打击中药材走私,协助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全力推动普宁中药材“走出去”。2020年,普宁新增西洋参、人参、石斛等107种中药材出口,今年以来又新增红参、黄连、玉竹等31种中药材品种出口,中药材已成为当地外贸出口“新亮点”。

据普宁海关关长蔡斌介绍,中药材属于检疫与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植物产品,国际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如出口日本中药材需要满足农残及微生物含量检测等多达23项质量安全标准要求;欧美市场则对中药材的准入设置了各种认证及注册制度;马来西亚要求植物药进口需要进行辐照处理……

普宁海关面对企业出口“堵点”问题,第一时间成立了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监测团队,收集整理日本、东南亚等地的中药材法律法规、质量检测标准和检疫要求,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向辖区企业推送技贸信息30余条次,帮助企业了解、适用国外标准要求。目前,普宁中药材出口目的国(地区)已从单个地区增加到3个,出口中药材品种增加至130余种。

“海关的指导服务,为我们打通了通往国际市场的新通道。”沙飞高兴的说。

相关推荐
甘肃“药食兼用”中药材畅销海外

随着健康理念日益普及,具有“药食兼用”功效的甘肃中药材近年持续走俏海外市场。继去年甘肃中药材对外贸易出口值增长逾五成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该省中药材出口值同比增长逾两成。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通

这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桑塔纳港的海上新通道,不仅将航程缩短30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成为中巴深化贸易互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纽带。

大战略上勇担当——广东在更高起点上吹响“奋进号角”

在环珠江口100公里的“黄金内湾”里,车水马龙的景象显示着一个国际一流湾区正拔节生长;在“世界工厂”的交通枢纽上,中欧班列带来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发展信息;从南海之滨到昆仑山脉的千里跨越中,广东发挥辐射带动力拓展经济发展纵深空间……“大块头有大担当”。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的广东,正奋勇向前,在国家大战略上积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