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许维鸿:加快改革步伐,应对通胀压力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赵娜 2021-06-10 17:29:53

美国政府在过去一年中采取极为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导致了新一轮的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四月世界主要经济区的PPI都超过了6%,物价上涨压力大。面对通胀压力,虽然受益于中国政府有力的防疫政策,我国的情况较为乐观,但我们仍要做好万全准备,切实降低经济风险,保障人民生活质量。

最近这一轮来势汹汹的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根源于美国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本来,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其所导致的年全球产出萎缩,应该构成通货紧缩压力。但是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为了刺激本国消费,不断加印钞票,造成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中国、美国和欧元区的四月份PPI(生产价格指数)都超过了6%,向各国消费物价“传导”的压力都很大。

之所以必须要妥善应对通货膨胀,原因在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这两年,美国受本国新冠疫情“失控”影响,以“美国优先”为指导大肆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最终酿成了通货膨胀,反过来也将制约其货币政策。毕竟,不断印钞票会加剧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深化社会不同阶层的撕裂,进一步削弱“美元霸权”。因此,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的基本问题,将是“双宽松”宏观政策与美国长远利益的矛盾。

中国的情况相对乐观,一个典型标志是全国范围内的猪肉价格近期有明显回落。即便如此,PPI的突然高企依然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毕竟从PPI向CPI的传导是必然的,需要加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抵御未来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的风险。

首先,应加强对出口部门的重视和扶助。虽然前4个月中国贸易顺差已超万亿元人民币,为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贡献巨大,但也不能忽视出口企业面临的“三座大山”:铜铝铁矿石等初级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集装箱等海运价格上涨,成本高企的结果,是个别中小企业被迫放弃了海外客户的未来新订单。形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出口部门产业链整合不足,不同省份产业发展重合,对下游客户的国际议价能力不足。因此,我们应加快推进长三角、珠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实现产能和贸易的“江海一体”,打破省市边界“狭隘”的产业链政策,鼓励企业跨省并购,进一步做强出口龙头企业。

其次,坚决发力乡村振兴,稳住农产品价格。通货膨胀直接关系到民生,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对中国经济的稳定至关重要。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重资产、重资本、长周期的产业,需要将城市富余资本有效引向农业。为此,我们应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清晰化、法制化、合作社规范化、农信社改制,让农村金融机构真正回归“三农”,让农业成为一个长期有利可图的产业。

第三,完善大宗商品交易体系,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风险。本次欧美货币超发引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最终让中国出口企业综合成本上涨。中国是全球大宗商品最重要的买家,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大宗商品金融化交易体系,加上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依然不可兑换,中国至今依然缺乏有世界影响的大宗商品基准价格,也让我们的工业企业“暴露”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风险之下。随着工业环保标准的提高,以天然气为代表的大宗商品需求依然旺盛,我们应适当放松能源类进出口管制,加快建设大宗商品“现货、远期、期货”一体化的交易体系,通过货币化、证券化、衍生品化,助力实体经济规避风险。

(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甬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文章来源于《环球时报》2021年6月4日。)

相关推荐
专访: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防控疫情政策——访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知名汉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实现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防控疫情政策。

瑞士卫生专家:中国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瑞士日内瓦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所长安托万·弗拉奥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近期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是正确的,中国的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科普: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亚型XBB更危险吗

近期,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亚型XBB引发的感染病例在一些国家有上升趋势。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相比,XBB的传播是否有不同?是否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重复感染?人们又该如何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