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义乌数字赋能“单一窗口”铁路功能建设 助推“义新欧”通关提档升级

来源:义乌发展改革委网站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6-21 10:39:45

“只要把货物信息录入系统,就可以在平台上完成货物进出口的全流程通关申报,跟以往两头跑相比,无纸化、线上化操作大大节约了企业时间和人工成本,通关效率也实现质的提升。”6月15日,在浙江新诗路报关代理有限公司,报关员骆丽霞打开电脑登入中国(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义新欧中欧班列业务系统(以下简称“义新欧系统”),对一票四川某公司委托出口的铜芯铝绞线进行在线申报,不久将搭乘“义新欧”中亚班列运抵吉尔吉斯斯坦。

其实,在“义新欧系统”未上线前,报关企业完成一票货物通关报关,需要在多个系统切换操作,需要在多个部门间往返跑,并提供多份纸质材料,不仅繁琐,还耗时费力,更影响通关效率。随着义新欧班列业务量的持续增长,海关、铁路、场站、运营单位等主体间系统割裂、数据分散带来的不利影响也逐步显现。2019年,义乌启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的相关工作。

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为依托,将原先多套系统进行整合,开发中欧班列“线上申报”模块,企业仅需登录“单一窗口”即可完成货物申报、转关申报等全流程通关业务,有效解决了企业业务申报多系统反复切换、操作复杂、差错率高等问题。

浙江新诗路报关代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义新欧系统”改变了以往需货物进场后人工取得运抵报告方可进行通关申报的模式,依托“单一窗口”自动汇集货物运抵信息,企业货物进场前即可进行通关申报,提升了通关业务便利性。这从数据上也得到体现,今年一季度,“义新欧”中欧班列申报业务量达1.8万票,提前申报比例达90%以上,减少企业跑腿获取纸质运抵报告单证1.5万余份。

眼下,疫情阴霾还未散去,全球的集装箱流动出现“肠梗阻”,这也让众多物流货代公司更加关注集装箱通关、进场、放行等信息。“现在掌握一手集装箱通关、报关、进场信息,会让我们在揽货、资源调配上变被动为主动。”义乌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义新欧系统”实现了海关、铁路、场站、交通、运营单位(天盟)等主体间的数据共享,打通了“通关+物流”各信息节点,实现了“义新欧”中欧班列集装箱全流程可视化。同时,改变了原先班列运行主体间系统相互割裂的局面,提升了跨主体间协同运作效率,减少了场站翻箱、倒箱、移箱、吊箱等作业等待时间,降低作业成本。目前,月均数据共享交接量达1.25万余条,出口作业平均时长从70个小时缩减到4个小时。

源于市场,深耕市场,更懂市场。 “义新欧系统”采用数据自动化采集、交叉验证、多维度分析等方式,通过业务单据电子化共享和交叉比对,实现“义新欧”班列货量、货源地、产业、货物流向、贸易国、作业效率等六大指标的精细化分析,形成主题数据和数据集市,为政府监管、统计监测、通关时效评估、产业扶持政策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根据业务数据收集、监测,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信用评估、物流跟踪等附加服务。

当前,义乌正在抢抓双循环、自贸区、新一轮全球化等战略机遇,为“十四五”开局而“闯”,为“义新欧”发展而“闯”。接下来,“义新欧系统”将在国家口岸办的指导下,进一步做深、做细,拓展数据协同范围,提升班列协同运作效率;加强试点的应用推广,扩大试点成效在省内其他铁路口岸的应用,并积极争取在全国推广应用,为全国提供浙江经验。

相关推荐
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公共开放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

近日,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公共开放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该平台以“企业服务门户+特色应用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架构,为全省外贸企业、边民及联检部门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的跨境贸易服务。

首日3200余家企业报名抢驻 全球数贸中心抢出“义乌信心”

“六区市场就是未来,之前我已经买了这里的写字楼,今天要给儿子‘抢’一个全球数贸中心的大商铺。”6月29日上午,义乌力天玩具创始人陈美君早早守候在全球数贸中心招商咨询处,打算入手玩具商铺,“以后儿子就在这里做年轻人追捧的潮玩和二次元生意,把力天玩具的传统优势进行升级,在新时代延续下去”。她的规划,映射出义乌商户代际传承与创新转型的清晰路径。

义乌至马尼拉航线前5月货运增长45.2%

日前,在义乌快件(跨境)监管中心,一批以“9610”模式出口的跨境包裹经查验无异常后,搭乘“义乌至马尼拉”货运航班,飞往菲律宾马尼拉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