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青阳:乡土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06-21 11:20:46

乡土人才来源于乡村,成长于乡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宝贵人才资源。近年来,安徽省青阳县朱备镇以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外引内培”为路径,积极培育一批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技能型人才、种植养殖能手或传统工艺制作人等乡土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赋能加速。

充分挖掘开发 培养传承“巧工匠”

近年来,朱备镇积极发掘和培养非遗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乡土人才,并引导他们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雕刻、打磨、抛光、上油……普通的一块竹子,经过戴小平的双手,便化身为精美的木雕鸟笼。朱备镇农民画家张平安一直坚持农民画创作,其代表作有《八牛戏水图》《催生喜》《竹木收购站》《苎麻丰收》《山村养鱼》等,为青阳农民画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江村村老油坊里,陈立用最原始的手工压榨方式榨油,压榨的山茶油、菜籽油等醇香可口,是百姓生活食用油的首选。

木雕鸟笼

农民画

木榨油

目前,制作精良的木雕鸟笼、独特的青阳农民画、香飘十里的木榨油、朱备镇草鞋等都成功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朱备镇还聘请这些非遗技艺传承人,积极开展非遗技艺培训,普及非遗知识,助力非遗传承。通过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展示非遗产品,展现我镇文化魅力,提升非遗辐射力和影响力,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注重示范引领 育强致富“领头羊”

为鼓励乡土人才创新创业,朱备镇大力支持乡土人才成立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并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给予重点扶持,最大限度把乡土人才资源转化成乡村发展新优势。

朱备镇公益扶贫农特产品销售中心

在朱备镇江村村,农民经纪人陈立正在自己的公益扶贫农特产品销售中心忙碌着。目前,销售中心已帮助农户销售100万余元农产品,帮助100余户脱贫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2008年陈立开始回乡创业,2013年带领村民一起成立了青阳县九子龙溪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提前支付土地租金方式共计流转了土地450亩,涉及农户890多户,带动油菜种植、水稻种植3000余亩。2015年成立安徽九子龙溪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了“九子岩”品牌的手工木榨油,其间吸纳多名贫困劳动者就业。为拓宽优质农特产品发展空间,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在镇村支持下,2019年1月朱备镇在其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的基础上成立了“朱备镇公益扶贫农特产品销售中心”。销售中心采用“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帮助农户销售农特产品,且所有销售金额全部返还给困难群众。2019年8月江村村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商巩固提升工作示范村。2020年销售中心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打造了公益扶贫农特产品线下展示厅,可与线上“朱备镇公益扶贫农特产品销售中心”贯通。2020年5月江村村电商综合服务网点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点,朱备镇被评为全省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工作示范镇。

“如果没有政府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我也走不到今天。政府让我先富了起来,我应当带着大家一起致富。”陈立说。

强化产才融合 成就产业“顶梁柱”

为增强产业帮扶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朱备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引导乡土人才参与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帮助家乡发展农产品种植、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

眼下,桃子进入成熟采摘期,在朱备镇朱笔村章飞虎的盆栽桃树种植园里,游客们一边拿着小篮采摘,一边品尝刚摘下的新鲜桃子,体验采摘乐趣,享受悠闲时光。

桃园

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章飞虎流转本村160亩土地种植盆栽桃树,利用村内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及自己的多次学习实践,从一个“门外汉”逐渐成为我镇乡土人才中的“桃树专家”。目前,他的桃园已成为集观赏、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每次桃花开放、桃子成熟都能吸引众多游客。同时桃园吸纳周边劳动力就业,带动10余人脱贫致富。

宿心园产业基地引导农户种菜

为凝聚乡土人才骨干力量,发展村集体经济,朱备镇贫困村江村村利用扶贫资金先后建成江村村游客服务中心、禾田驿站、禾田乡村吧,均以租赁形式租给青阳县九华宿心园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旅游业。青阳县九华宿心园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时来是合肥人,因江村村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对乡土人才的重视而落户于江村村麻园组,专心发展民宿旅游产业。宿心园还将建成研学基地,将麻园打造成集教育拓展、农耕体验、休闲旅游等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地,通过研学旅游、徒步旅游等项目,带动村民在家里种地、在家门口就业、办农宿、销售农产品,从而实现共同致富。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今后,朱备镇将继续把人才工作抓在手上,激发乡土人才活力,助其在农村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刘静宜)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