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技术新理念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好“底色”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6-23 10:49:43

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让老牌制造企业焕发新生机。今年以来,北方重工通过创新质量管理体系,从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入手,应用新技术实现生产提质增效,持续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

高处着眼 健全管理体系

布局信息化升级,通过供应链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物资供应水平。据介绍,依靠供应链系统中的大数据平台,分析、整理供应商供应水平和能力,为供应商分级提供合理依据,同时借助信息化传播手段,快速扩大招采范围,吸纳更多优质供应商。

同时,引入先进理念,有序终止最终检验,逐渐以质量设计和质量控制代替质量检验工作,从生产源头进行管理,通过复核设计图纸、工艺路线、生产计划、质量检验计划等质量文件在产品投产前把质量管理工作做在前面。

此外,逐步推进项目监理制度,广泛开展项目监理资质培训,通过严格的筛选建立一支能力出众、思想过硬、素质优良的监理队伍,通过实施重点项目监理制度延伸企业质量管控范围,并对重点产品进行针对性控制。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产品质量管控必须从高处着眼,有大毅力、下大力气。为了推进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北方重工于今年初便召开了质量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2021年度北方重工生产质量各项工作。经过半年的调整,产品档案更加完善,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控制流程更加顺畅,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在ISO9000认证体系框架内,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尤其是对外部供应的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员工已经树立起全员质量意识,把产品质量当做自己的眼睛爱护,把产品质量当成自己的“金饭碗”。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5月份产品检验合格率从98.25%上升到99.95%,提升了1.7%。

不断创新 追求技术提升

“产品质量是干出来,不是检出来的。”任何企业的产品都需要精工细作,才能带来高性价比的回报。在生产出口球磨机时,北方重工严把质量关,坚持在工厂内把全部试车工序做完。装配车间和质量检验人员密切配合,不厌其烦的反复调整大、小齿轮与筒体的接触面,在端跳、径跳的检验中获得了小于0.005mm的稳定数据,验证了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滚筒混匀取料机目前在国内仅有两家企业能够生产,方大集团北方重工是其中之一。这源于其较高的制造难度和北方重工在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能力,这种能体现在每一个制造细节上。为山东某大型企业制造的滚筒混匀取料机长度约40米,筒体直径4.35米的滚筒混匀取料机时,为三段式筒体法兰焊接连接结构,外筒体板厚度为16mm,内筒皮板厚度为6mm,曲型难度大、探伤要求高、工期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交货难度很大。筒体的外形尺寸极难控制,同轴度更难保证,为了解决生产制造技术的关键难点,北方重工组织专业总师、工艺技术人员、一线操作骨干召开专题会议,对制造难点以及过程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结合焊接与加工设备以及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备的制造工艺方案。

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制作周期,工人们对组立焊接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激光测量方式保证驱动端及从动端筒节的同轴度。焊接过程中采取多道焊、小规范焊接参数的方式,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及焊接变形。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产品质量并提升了生产效率,缩短了近10天的制造周期。

生产过程中,焊接人员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生产过程。通过增加曲型胎板、分瓣曲型等方式方法,保证了筒体曲型要求。通过筒体竖接、卧接相结合的方式,将内、外筒皮按规定尺寸组焊到一起。通过预留筒体长度焊接伸缩余量,有效保证筒体长度尺寸工差。通过各部门的紧密配合,这台设备比同类型产品缩短了近25天的生产周期。

相关推荐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五部门发文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2月11日对外公布,提出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德国造”“重庆造”携手向未来

11月11日,以“中德合作·渝见未来”为主题的“德国先进制造企业重庆行”正式启动。为期两天的活动,德国驻华使馆、德国官方经济机构及各联邦州经济代表处和德国企业代表共201名德方嘉宾,与工信部、重庆市政府、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多个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中信集团及渝企代表等中方嘉宾展开全方位交流合作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