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浙江将建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 增强海洋经济对外合作

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6-23 10:48:21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新闻发布会22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浙江在《规划》中提出,将建成一批世界级临港先进制造业和海洋现代服务业集群,并增强海洋经济对外开放能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贸易物流圈,深度参与国际海洋经贸合作。

其中,临港产业集群包括聚力形成两大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级海洋产业集群,即以绿色石化为支撑的油气全产业链集群和临港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培育形成三大千亿元级海洋产业集群,即现代港航物流服务业集群、现代海洋渔业集群和滨海文旅休闲业集群;积极做强若干百亿元级海洋产业集群。

以临港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为例,浙江将聚力突破船舶与海洋工程关键技术瓶颈,支持发展高端特种船舶制造业。此外,该省提出突破动力电池、电驱、电控关键技术,创新发展汽车电子和关键零部件产业,完善充电设施布局,打造全球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据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吴胜丰介绍,浙江还将加强国家卫星海洋应用系统、海洋信息感知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加快形成海洋感知装备、卫星通信导航、海洋大数据、船舶电子等海洋信息产业集群。

为增强海洋经济对外开放能力,浙江明确将深化与东南亚、南亚、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合作,如合作建设“一带一路”迪拜站,加快形成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为重点的全球化港口布局等。

“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的机遇,我们还将进一步推动区域跨境贸易通关便利化、投资政策透明化。”吴胜丰表示,浙江将支持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全球化布局,聚力提升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增强对全球航运资源的融合度和影响力,实现经贸合作多赢。

相关推荐
中突出版机构举行古老文明对谈活动

中国和突尼斯出版机构4月27日在突尼斯国际书展期间举行迦太基文明与良渚文明对谈暨《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阿拉伯文版签约活动。

浙江中欧班列进出口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一季度,浙江中欧班列共运送进出口货物6.3万标箱,同比增长4%,实现首季“开门红”。

浙江首票“TIR+跨境电商”货物启程 最快8天抵达莫斯科

2月21日,一批跨境电商货物以跨境电商直邮模式报关,经义乌海关监管后,搭乘TIR车辆从义乌快件(跨境)监管中心启程,经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出境,预计8天抵达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