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并保持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列车试验最高速度、年运送旅客突破2亿人次、唯一开行17辆编组复兴号动车组……被誉为“中国高铁第一股”的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洪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京沪高铁开通运营10年来,在服务人民和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个10 年,京沪高铁将以做最好出行服务商为愿景,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图为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洪润在北京南站接受记者专访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京沪高铁沿线7省市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所经区域人口占到全国26.7%,所经24座城市中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有11座,是中国客流量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线路。
刘洪润介绍,京沪高铁开通运营10年来,已经累计安全运送旅客13.5亿人次,在旅客发送最高峰的2019年,年旅客发送量达到2.1亿人次,以中国高铁3.7%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中国高铁9.3%、全国铁路6%的旅客发送量。
“10年来,京沪高铁为中国高铁运营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树立了世界高铁运营新标杆,给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便利带来巨大促进作用。”刘洪润说。
今年6月恰逢京沪高铁开通运营10周年,如果要用10个字形容京沪高铁成就,刘洪润认为可用“连结”“缩短”“便捷”“催生”和“绿色”来概括。
刘洪润解释称,京沪高铁将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连结在一起,将沿线3.8亿人民出行紧密连结在一起。同时,京沪高铁也极大地缩短了京沪两地间的时空距离,由原来的13小时缩短到了现在的4小时18分。
京沪高铁的开通成为京沪通道旅客运输骨干,使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用。据介绍,如今京沪高铁每日平均开行动车组500列以上,单日最高开行列车666列,单日最高运送旅客近80万人次。
“京沪高铁还加速技术、产业、资本等生产要素从京津沪等大城市向沿线地区的转移扩散,实现地区专业化分工,沿线24个车站催生了24座新城,同时带动了沿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刘洪润表示,京沪高铁也是低碳节能环保的典范,占地仅为高速公路的1/2,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约为200万吨/年。
下一个10年,是国家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10年。刘洪润表示,京沪高铁将抓住这10年黄金发展期,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指引,以做好出行服务为使命,以做最好出行服务商为愿景,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升。
一是“拓展”。京沪高铁公司于2020年1月16日在上交所上市后,收购了安徽省境内的高铁。京沪高铁路网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将进一步提升。
二是“智能”。京沪高铁将开行智能动车组,开展设备运维智能检测与管理,智能售取票功能提升。
三是“优化”。持续优化运行图,优化运输组织结构。
四是“提升”。京沪高铁将持续推出“静音车厢”“计次季票”等个性化服务和更好的餐饮、购物、租车等服务,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刘洪润表示,展望未来,相信京沪高铁的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擦亮中国高铁品牌,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更有力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