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京沪高铁首提“微创”维修理念 为中国高铁安全管理开拓新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1-06-28 14:39:35

新华丝路南京6月28日电(记者闫鹏、张斯文)记者近日参加“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十周年”调研时获悉,京沪高铁创造性地提出“微创”维修理念,并研发了两种高铁无砟轨道病害“微创”整治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工效,减少了施工对行车安全和运输秩序的影响,为中国高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制定新标准。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为上下叠层结构,从上到下分别是钢轨、轨道板、砂浆层、底座,京沪高铁使用的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各层在沿线路方向上是连续纵连不间断的,轨道板特别是其下方的底座出现局部伤损时,传统维修方法是先将钢轨锯断、揭开轨道板、破拆损伤部位,再进行恢复,工作量大,而且只能利用凌晨维修天窗施工,每次作业都存在施工总时间长、作业时间紧张、作业效率低、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1624844260150.jpeg

图为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该桥是京沪高速铁路及沪蓉铁路于南京跨越长江的越江通道,同时搭载双线地铁,是世界首座六线铁路大桥

京沪高铁公司通过近四年的科研攻关,独创性地提出了无砟轨道“微创”维修新理念。“公司自主研发了两种不需要锯轨、揭板,只针对‘病灶’部位所在层进行局部、快速精准破拆恢复或原位置换修复新工艺,创新了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同时,研制了配套专用装备和新材料,大幅度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维修成本和施工对行车秩序的影响。”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学文说。

实际上,高铁无砟轨道“微创”维修只是京沪高铁用创新守护高铁运维安全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高铁标准示范线,京沪高铁在运营维护方面敢为人先,成为中国高铁运维体制创新“探路者”和技术创新“试验田”。

1624844260532.jpeg

图为京沪高铁自主研制的“中国标准智能化快速钢轨打磨车”试验样车

京沪高铁先后自主研制首台“中国标准智能钢轨快速打磨车”原型试验车,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京沪高铁还研发出高铁全自动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京沪高铁智能综合运维管理系统、大跨度桥梁故障智能诊断及健康管理系统,为加强高铁安全技防手段和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运维管理奠定了基础。

“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十年来,我们始终把确保运输安全放到重中之重位置,加大安全投入,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安全运营品质,取得十年运营十年安全的好成绩。”刘学文表示,将继续打造数字京沪高铁、信息京沪高铁和智能京沪高铁,为确保京沪高铁持久安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挥高铁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相关推荐
西安高新区发布若干举措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4月25日,西安高新区发布《西安高新区2025年“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举措》,相关举措从关键技术突破到产业生态优化,从人才引育到成果转化,全方位打通创新链条,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中国(安徽)科交会征集科技创新成果数量创历史新高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将于4月26日-28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新主体和投资者将在现场直观感受一个充满生机的创新生态,以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时代“热浪”与机遇。

中关村论坛期间,陕西专家共话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西北工业大学资产公司董事长、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符新伟,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董梅,西安天翼智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研部负责人熊江荣分别参加科技转化、人才培养等相关主题的平行论坛,与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商人才培养大计。3月29日,记者围绕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培养等热点话题,对他们进行了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