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葛红亮:东南亚看破了美国“重返”?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赵娜 2021-07-07 15:17:52

拜登政府今年1月份上台后,一再表达对东南亚地区的重视,并在团队中新设“亚洲事务主管”这一职位。美国智库观察家也曾宣称:“虽然东南亚已偏向中国,但美国还可以‘夺回来’。”东南亚俨然成为拜登政府执行地区战略所要争夺的高地。

东南亚地区也曾对拜登表达善意,希望他不要像前任特朗普那样反复无常,而要像另一位民主党总统奥巴马一样重视东南亚,愿意花时间参与多边经济和外交活动。如今,拜登上任已将近6个月,美国“重返”东南亚的脚步虽然迈开了,但东南亚对拜登政府的善意却正在消退,失望情绪在蔓延。

在拜登政府的对外战略中,东南亚虽然并非首要,但却也是其宣扬通过“重返”多边合作、“重整”国际秩序以“重振”美国全球领导地位不可忽视的地区。美国“重返”东南亚的脚步正是在这一逻辑下迈开的。

首先,拜登政府表达了对东盟主导机制的兴趣以及美国的支持态度。3月17日,通过在线方式,东盟-美国联合合作委员会(JCC)召开了第12次会议。美国在会上表示愿意通过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积极参与及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继续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同时,双方还讨论了实施东盟与美国《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其次,拜登政府希望通过高级别官员的访问和会晤展示美国对东南亚的重视。5月25日,拜登政府原计划通过视频方式与东盟国家举行首次高级别会晤,国务卿布林肯与东盟国家外长讨论新冠疫情、美国与东盟关系以及区域和国际间的一系列问题。此次会晤因“技术问题”取消后不久,美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成为拜登政府上台以来首位到访东南亚地区的高级别官员。访问期间,谢尔曼一再强调,她首访选择东南亚地区证明了美国对亚太地区的高度重视,同时她表示美国愿意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国际抗疫合作。

然而,与东南亚国家的善意期待相比,拜登政府的“重返”显得那么漫不经心。JCC第12次会议上的美方主持人是驻东盟代表团临时代办梅丽莎·布朗,对于特朗普时期悬置4年的美国驻东盟大使一职,拜登政府似乎并不着急,这与美国口头上对东盟的重视形成了反差。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外长视频会议原定于5月25日举行,但布林肯却在5月24日飞往中东地区,对多个国家进行穿梭访问。会议当天,身在专机上的布林肯让东盟10国外长在屏幕前足足等待了将近60分钟,视频会议最后以“通信联络技术问题”为由取消。马来西亚分析师艾薇·郭对此表示:“会议期间的技术故障毫无疑问强化了东南亚国家认为自己被美国忽视的看法。”

美国漫不经心的态度根源于其“重返”东南亚的战略目的并非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更不是尊重和支持东盟在地区多边框架中的地位。在拜登政府现今的对外战略中,有两点让观察家大感意外,一是完全继承特朗普时期的“印太战略”,并将其进一步战略化、实体化;二是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美国的对华战略竞争态势。在美国的对外战略中,东南亚并非首要,而是美国在“印太”推动美日印澳四方战略协作及地区空间战略化的重点,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被美国视为对华地缘政治竞争的前线。因此,美国所谓尊重和支持东盟的主导地位仅仅是口头上的,只是为了推动“印太战略”,胁迫东南亚国家选边站队,以保持美国对地区国家的战略牵引,恢复、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谢尔曼在访问泰国时宣称“只是想确保泰国有一个平衡的关系”,就已经显示出美国对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加强对华合作的不满与指责态度。显然,除了更多感受到美国的不重视以外,东南亚还会持续面临美国巨大的战略压力,无疑将令他们高兴不起来。

(本文作者系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葛红亮,来源:环球时报,2021-07-05。)

相关推荐
共建“一带一路”续写中国和东南亚民心相通新故事

中国和东南亚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历史的长河中,古丝路架起文明对话的桥梁,睦邻友好不仅刻于史书与古迹,更融入了市井烟火。

新春文化走进东帝汶印尼

1月17日-19日,新春文化主题活动走进了东帝汶、印度尼西亚。此次活动由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中国驻印度尼西亚登巴萨总领事馆、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支持。

东南亚游客“偏爱”成都

近期,东南亚游客来蓉热潮涌动。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成都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14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3.8%。入境外国游客为101.1万人次,同比增长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