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个仓库覆盖四个市场 上海浦东推动大宗商品双循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7-09 11:18:32

新华社上海7月9日电(记者何欣荣、杨有宗)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铜指定交割仓库、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国际铜交割指定仓库8日在上海浦东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揭牌启用,浦东新区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铜品种四个市场完全流通的区域,进一步打通大宗商品的国际国内双循环。

此次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铜指定交割仓库、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国际铜交割指定仓库的启用,标志着铜品种在国内国际双合约交易的基础上,首次实现了在同一库区内完成“国内期货、国际期货、国内现货、国际现货”四个市场的完全流通,且货物本身无需移动,在零物流成本的基础上做到“期货现货联动、国内国际打通”。

负责交割仓库运营的世天威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宇蕾说,有了这个创新业务,铜产业链相关企业可以在保税区内根据期货现货市场的价差变化、国内国际市场的行情波动,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市场进行交易和交割,业务灵活性大大增强。

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财政和金融服务处处长梁翔说,这一创新业务将助力国际铜与国内铜期货进一步形成合力,同时服务在岸和离岸两个市场,逐步推动上海铜期货价格成为国际市场指导价格。未来这一模式将拓展至铝、铅等其他品种,持续提高我国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020年举行的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提出,浦东要“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揭牌仪式上,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我国大宗商品产业国际化发展。

统计显示,2020年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完成未锻造的铜进口额357亿元,同比增长47.2%,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额的11.9%。

相关推荐
西安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4月7日,记者从西安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西安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通过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通道,在内外开放协同中推动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提质增效。

腾俊国际陆港加速建设“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现代物流体系​——服务大通道 畅通双循环

自2022年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相关项目以来,腾俊国际陆港开启建设加速度,在运能利用效率、运输服务质量、运营机制可持续等方面明显提升,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延伸,辐射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七届进博会丨已集聚2.8万家外资企业 上海浦东进一步便利国际交流

上海市浦东新区目前已集聚2.8万家外资企业,拥有上海近5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11月6日举行的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相关分论坛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吴金城表示,浦东新区将出台相关措施,进一步便利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