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滁州南谯区:遇见最美四季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07-12 14:30:25

【南谯概况】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东南隔江与南京市仅50公里,西距省会合肥在百公里之内,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且腹地广阔,承载力强,是融入南京都市圈、联络浦口区的前沿地带。以风景秀丽的琅琊山系为分界线,紧紧环抱皖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滁州市城区,处在沿海向内地过渡区域,是开发皖江、呼应“长三角”、联络大西部的前沿地带,是城乡互融的重要地区,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

南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秦、汉时期境属九郡,南朝置南谯州,隋朝以后,境属滁州。民国六年,滁州改为滁县。1982年,撤销滁县设立县级滁州市。1993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滁州市,成立省辖地级滁州市,南谯成为滁州市两个辖区之一。全区现辖8个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共计59个行政村,32个社区[25个城市社区(其中含大王十八里店社区)+7个农村社区]。

境内交通发达,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境内,马滁扬高速公路、宁洛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滁淮高速穿越境内。

近年来,南谯区相继荣获全国林权改革百强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区)、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县(市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茶叶百强县、全省知识产权强县工作示范县(市区);安徽省苗木产业基地县、安徽省森林城市、安徽省林业产业十强县(市区)、安徽省平安区、安徽省文明城区、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国字号”“省字号”荣誉称号。人口计生工作连续六年获省级表彰;水利工作连续八年在省“江淮杯”评比中榜上有名。同时,施集镇被授予省级生态乡镇称号,乌衣、沙河、章广、大柳等镇获省级森林城镇称号,章广镇还获首批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安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大柳镇获安徽优秀旅游乡镇称号,新塘村、姑塘村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黄圩村、曲亭村被评为“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

近年来,南谯区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新建材、食品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先后荣获全国集体林权改革百强县(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全国文化先进区等“国字号”称号。

2018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达107.3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财政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12.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亿元,同比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9%。规上工业企业142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全年实现新开工亿元项目36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8个。

201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2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圆满完成年初政府工作报告预期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01.3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106.1亿元,增长7.7%。二、三产业增加值双双突破百亿大关,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14.7:55:30.3 调整为2019年的7.7:45.1:47.2,一产比重下降,三产超过二产。 

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5%。实现财政收入25.5亿元,增长2.1%。荣获2019年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A类县(市、区)第2名。(视频出品:中共南谯区委宣传部   南谯区融媒体中心       文字来源:南谯区人民政府网)

相关推荐
云南丽江:文化创意传承为暑期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白沙古镇、泸沽湖等景区再现人从众模式。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在湖光山色中沉浸式体验丽江的慢生活。

“茶和天下·雅集”暨西安文化旅游系列推广活动在悉尼开幕

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悉尼旅游办事处和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陕西文一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茶和天下·雅集”暨西安文化旅游系列推广活动27日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成功开幕。

第七届青稞酒文化旅游宣传展示活动盛大开幕

7月11日,2024年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之第七届青稞酒文化旅游宣传展示活动在互助县青稞酒文化广场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