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浙江商贸企业主动转型抗风险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08-21 16:11:05

新华社信息杭州8月21日电 (记者方问禹、屈凌燕)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贸易战”风险高企,国内商贸企业感知如何?记者走访浙江绍兴柯桥区中国轻纺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了解到,在近年国际贸易复杂环境中,浙江大量商贸企业主动转型,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从1993年学做面料,到经营纺织厂、服装企业,再到转型服装定制,浙江巴鲁特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勇见证了中国轻纺业从内销到外贸,再到供给侧改革的历程。

他认为,近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环境趋于恶化,传统服装商贸面临挑战、难以维持高增速,但日益庞大的中国新中产群体,对服装品质有更深理解,形成了巨大的增量市场空间。

“更年轻知性的中国新中产,不再刻意追逐名牌,他们甚至抵触那些印着夸张logo的国际大牌,认为没品位、没个性。”吕勇说。

2012年,吕勇创立轻奢品牌“巴鲁特”,定位“高品质、高性价比”,旨在打破新中产与定制服装之间壁垒。2013年-2016年,企业营收分别是596万元、1420万元、4310万元、6629万元,2017年超亿元成定局。

夏季本是皮衣销售淡季,但海宁中国皮革城里的客商却络绎不绝,“秘诀”就在店铺陈列的皮衣中:轻盈的镂空皮衣、糖果色的皮质连衣裙、牛仔质感的皮裤……

“皮衣跳出了防寒用品的局限,成为一年四季都能穿的时尚服饰,这也带动海宁皮革专业市场焕发出第二春。”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月明说。

从御寒到时尚,从原料到成衣,从产品到品牌……张月明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近十年,国际商贸环境恶化,海宁皮革城也曾陷入迷茫,但通过持续转型、借道“一带一路”走出去等,园区高附加值品牌不断涌现,在全球皮草行业的地位上升。

海宁皮革行业龙头企业、浙江雪豹服饰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信息形成快速反应能力,下单到成衣时间从6个月缩短到了1周。企业总经理朱伟祥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多家企业联手,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快速变化,“客户需要什么生产什么,再也不会出现库存囤积的压力”。

今年上半年,“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市进出口总值1135.8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拉美市场快速回暖,对拉美地区出口127.4亿元,同比增长25.6%。

相关推荐
2024年江苏超8万家民营企业参与国际贸易

记者从南京海关获悉,2024年,江苏民营企业进出口值2.55万亿元,同比增长7.3%;江苏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达到8.04万家,数量较上年增加10%,占全省进出口企业数量的八成以上。

889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再升级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加快打造更加便利化、智能化、国际化的一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截至目前,“单一窗口”共提供24大类889项服务功能,涵盖通关、监管、物流、金融等口岸通关作业全流程和贸易监管主要环节。

莫斯科格林伍德二期会展中心项目在俄开业

由中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诚通国际)投资建设的莫斯科格林伍德二期会展中心项目,9月30日在俄罗斯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