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综述:跨国企业季报抢眼 下半年三重风险仍存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07-30 10:20:55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王嘉伟、刘亚南)近日,全球大型跨国企业陆续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得益于新冠疫苗接种不断推进,世界经济呈现逐步复苏态势,多数科技企业延续上一季度亮眼表现,部分制造业企业扭转此前下滑业绩。然而,疫情反复、通胀上行与供应瓶颈仍是阻碍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隐患。

受远程办公及线上活动需求持续高企影响,部分科技企业财报数据向好。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公司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公司营收达618.8亿美元,同比增长62%。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财报显示,受云服务与全球商业服务等业务板块业绩提振,今年二季度营收约187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增长。

英特尔财报显示,二季度营收达19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每股利润为1.24美元,同比上涨4%。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格尔辛格说,全球数字化加速发展为半导体行业创造新的增长机遇,预计当前上升势头将延续。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财报显示,受益于疫情期间芯片需求旺盛、价格上涨,公司二季度净利润超过83亿美元,同比增长73.4%。

制药企业经营状况同样不俗。美国强生公司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销售额达233.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7.1%。辉瑞制药二季度营收约189.77亿美元,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

由于受疫情冲击严重的终端市场形势好转,制造业相关企业业绩呈回暖态势。

相关季报显示,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今年二季度营收超过市场预期,旗下业务板块均实现销售额与利润率提升;受商用飞机销售业绩上涨拉动,波音公司二季度和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分别上涨44%和12%,增至169.98亿美元和322.15亿美元;通用电气公司二季度营收183亿美元,同比上涨9%,略高于市场预期。

通用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里·卡尔普表示,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供应瓶颈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给美国制造企业带来30年来最大通胀压力,预计下半年通胀压力将更大。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财报显示,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6.97亿美元,为两年来首次盈利。市场对汽车电池、车内设备及家用电器的需求增加,帮助公司实现扭亏。

汽车制造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但仍面临芯片短缺等问题。

美国特斯拉公司财报显示,由于业务快速增长等因素,公司二季度净利润达11.42亿美元,季度盈利首次超过10亿美元,显著高于一季度的4.38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的1.04亿美元。不过,该公司表示,芯片短缺和港口积压等挑战继续存在,零部件供应紧张或将影响下半年汽车交付。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最新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为546.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1.3%并创新高,复苏势头明显。不过,受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和疫情反弹影响,近期停产现象有所增多。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制造业调查委员会主席蒂莫西·菲奥里日前表示,原材料大规模短缺、交货时间创纪录、商品价格上涨与运输困难或将继续影响制造业。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在日前发布的三季度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供应和劳动力瓶颈导致多行业面临通胀压力,变异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蔓延可能令消费者保持谨慎。

相关推荐
相互成就“谋”共赢:外商投资中国信心上涨

“中国处于非常快速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外企正在抓紧机会开展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业务,多数公司在华发展相当成功。”德国管理学者赫尔曼·西蒙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实验室”——在华跨国企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今年以来,众多跨国企业负责人密集访华,身影活跃在中国各大经贸论坛、工厂园区,引发外界关注。跨国企业在华有哪些新动向?他们眼中的中国市场究竟如何?一起来听他们的声音。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专访:“相信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而且是‘不一样’的中国”——访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说,“当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在一个大市场中充分竞争、共同合作、互利共赢,我相信中国市场会释放出更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