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黄山徽州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村庄美颜让群众受益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07-30 09:40:14

今年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以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千工程”为抓手,统筹协调,全域推进,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让乡村更美更宜居,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乡村振兴绘就最美底色。

前不久,走进徽州区岩寺镇罗田村马岭自然村,扑面而来的是一派人居环境整治忙碌场景:党员干部和村民们一起动手,有的在清理路边和房前屋后垃圾,有的在清除沟渠中的杂草,有的将垃圾杂草杂物装上农用车运走。虽然天气炎热,但个个干劲十足。“像这样大规模清理垃圾,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这次搞好就彻底干净了,蚊子、苍蝇都少了,大家就都舒服了。”正在清理村中水泥坦垃圾堆的村民方美云对笔者说。

马岭自然村地处偏僻,多年的环境卫生管理缺失等原因导致村庄环境积淀了严重的脏乱差臭,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还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今年,徽州区将马岭自然村环境整治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千工程”,投入资金50万元实施“五清一改”,即通过清理村内沟塘、农业生产废弃物、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废旧广告牌、无功能建筑和改变陈规陋习,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村民文明素养。而像这样的自然村环境整治,今年徽州区共排定了40个,目前正在全面推进中。

这几天,在丰乐河畔的岩寺镇临河村,村民们或忙着小竹园、小菜园的环境景观打造,或忙着自家改水改厕;村中主路三线下地管线、雨污分流管道已经下埋,小型打桩机正在开挖管道基槽。“现在下水管道都已经接到家家户户的门口了,我们作为村民也要积极配合,把家里面的污水全部接入主管道,这样家里家外变得整洁,我们生活质量也有提高。”村民王建波表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19年开始,徽州区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千工程”三年行动,先后投入各类资金2亿多元,完成120个200人以上的自然村环境整治,创建12个省级示范村、6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全区90%以上农村人口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该区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区县、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美丽乡愁。从改善环境入手,以环境美带动产业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徽州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千工程”三年行动中,通过强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全面铺开“五清一改”,整治乱堆乱放3000余处、清理处置垃圾达3.8万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6处,完成改厕5643口;推行村庄保洁PPP项目服务全覆盖,落实“组收集-村转运-乡镇集中处理”模式,做到全域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立47个“生态美超市”集中点、6个固定分点、7个流动站,以“生态红包”引导群众参与垃圾源头分类、回收兑换,实现垃圾整治变末端清理为源头减量。同时按照村庄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从“一片美”向“处处美”推进,深入挖掘村庄历史、乡风民俗,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景观节点,提升村庄建设品位,形成浓郁乡村风的“身份标牌”;结合“股改”“三变”改革和聚焦“村村有实体”,盘活利用村内闲置资产,积极发展民宿、研学、养生等乡村旅游业态;积极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人居环境整治之星”“笑脸户”评比等活动,涵养文明乡风。(谢国洪 姚静 王卉)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