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宿州埇桥区:大棚蔬菜富农兴村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07-30 14:31:16

近日,在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西二铺乡沈家村永盛蔬菜专业合作社,只见一排排塑料大棚首尾相接、整齐划一地排列在田间。在蔬菜大棚内,薛凤龙一家四口正在地里忙着采摘成熟的毛豆,准备销往百大蔬菜批发市场。

沈家村的村民一直以来都有种植蔬菜的习惯。“过去家家户户都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搭建竹竿大棚,每年冬天插上,到春天再拔掉,费时费力,并且村民们都是骑着自行车带着菜篮子去市场叫卖,种植的蔬菜因为不能及时卖出去,很多都烂在了地里。”永盛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爱英遗憾地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为了培育壮大特色种植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从2010年起,沈家村两委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结合村域特点和产业基础,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的发展,培育“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促进全村蔬菜产业逐步向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带领村民走上产业发展致富路。2015年,沈家村先后被认定为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50岁的薛凤龙原本是瓦工,为了补贴家用,一直在外打工,收入并不乐观。后来,他看到村里不少人都跟着永盛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蔬菜挣到了钱,就跟着一起干,承包了20多亩地,建设了11个蔬菜大棚,一年下来收入20多万元,家里买了车、盖了楼,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现在可比以前在外打工好多了,没有风险,收入也高了不少,我最近还打算在城里给儿子买套房子呢。”薛凤龙喜不自禁地说。

“我成立永盛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后,带动农户们一起发展蔬菜大棚产业,流转了500亩土地,建设蔬菜大棚3000余亩,主要种植茄子、花菜、辣椒、包菜等日常吃的蔬菜,每亩年利润5000元左右。这几年,通过发展大棚蔬菜产业还解决了村里留守妇女和年龄偏大人群的就业问题,让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黄爱英介绍说,“接下来,我们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带领附近愿意搞大棚蔬菜种植的村民共同致富。”(彭序   杨立冬)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永安镇:白术飘香产业兴 村民增收有“良方”

日前,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永安镇双鑫村的白术种植区,只见连片的白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安徽宿州埇桥区:“三位一体”厚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沃土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聚力建机制、搭平台、强招引、优服务,通过构建政策引领、平台支撑、生态优化“三位一体”的系统化人才发展模式。

安徽宿州埇桥区:无花果的富民之路

从一片果园到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一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到一群农户的抱团发展,双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以无花果为媒,在埇桥区永安镇的土地上编织出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