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自贸区文化贸易额超300亿元 携手国博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08-22 09:51:39

新华社信息上海8月22日电 (记者何欣荣、杨臻) 从尖端的文化装备展示、活力十足的国际艺术品交易到“萌萌哒”文物衍生品开发,作为中国首家挂牌的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的文化贸易近年来迅速增长,成为中国推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上,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兆杰表示,上海自贸区挂牌运作三年多以来,为文化类企业的运作发展提供了良好制度环境和市场空间。目前,上海自贸区内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入驻企业达到约500家,涵盖从高科技文化装备、文化艺术品,到动漫、游戏等各种业态。

“自贸区充分利用独特的海关监管优势,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去、引进来,每年的文化贸易额目前已经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副董事长、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环中说。

艺术品交易,是文化贸易的一个热点。欧洲艺术基金会在论坛上发布的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额达45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总销售额的29.5%,英国以24%次之,中国18%居第三。

胡环中透露,为了给文化艺术品交易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投资逾10亿元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将于今年年底竣工,其建筑体量达到6.83万平方米,将成为全球面积最大、设施先进、服务专业的艺术品综合服务体。

除了艺术品交易,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也是自贸区文化产业的重点拓展方向。事实上,无论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朕知道了”纸胶带,还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萌萌哒”系列产品,都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年轻化、市场化发展。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李六三表示,国博馆藏多达140万件,在摸清自家家底后,从两个方面推动文化和产业相结合。一是携手阿里巴巴打造“文创中国”线上品牌。二是与上海自贸区合作,构建一个涵盖设计、开发、运营、销售的线下平台,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创产品“走出去”。

胡环中表示,自贸区将依托中国丰富的文物“IP资源”,整合区内的国际资源和国际渠道,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铺路。据介绍,在阿里全球速卖通平台上,“文创中国”已通过3种语言,覆盖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相关推荐
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取得积极成效

试点一年多来,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开展了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为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了“自贸方案”。

巴西圣保罗举行华侨华人历史文物捐赠仪式

24日,“庆祝中巴建交50周年——巴西华侨华人实物史料展示暨捐赠仪式”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中国侨联副主席高峰、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领侨处主任荣强以及近百名巴西侨界代表出席。

汇全球之势 聚四国之光 国别中心开馆仪式暨第二届外高桥全球商品选品会开幕

2024年3月26日,位于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内的 “全球汇”园区又迎来一次盛大的国别中心开馆仪式——巴基斯坦中心、匈牙利中心、蒙古国中心、亚美尼亚中心四个新引进的国家馆同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