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天津自贸试验区增设两个联动创新区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1-08-13 11:07:52

新华丝路天津8月13日电(记者王宁)8月11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天津自贸试验区”)在现有三个片区的基础上,挂牌成立天津自贸试验区滨海高新区、中新生态城联动创新区,旨在更好发挥国家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局局长、滨海新区副区长尹晓峰介绍,谋划推动建设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主要有三方面考虑:在更大范围、统筹更多资源为国家试制度,为申请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奠定更坚实基础,创新复制推广机制扩大自贸政策外溢性。

尹晓峰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聚焦延伸复制、协同创新、自主改革三个层面,对于符合联动创新区发展定位、确实急需的国家事权创新措施,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研究推进,鼓励联动创新区根据实际需求,对相关措施再创新;同时推动联动创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同步开展制度创新。例如,高新区联动创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同步开展保税研发、细胞治疗临床转化应用等试点,中新生态城联动创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同步开展数据开发应用和交易、绿色金融等试点;同时,支持联动创新区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自主开展制度创新等。

关于两个联动创新区与现有的东疆片区、天津机场片区及中心商务片区的关系,尹晓峰指出,双方既通力合作、又错位发展。一方面,两个联动创新区和现有三个片区的发展定位、资源禀赋是错位的,在制度创新和产业培育上也各有侧重;另一方面,在有些创新项目上,可在五个片区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通产业链、政策链、人才链和创新链,促进整个区域发展。

作为中国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截至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累计实施487项制度创新措施,38项试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今年以来,自贸试验区内企业主体数量快速上升,上半年,自贸区新增市场主体6707户,增长34.9%,注册资本1855.9亿元,增长12.2%。双向投资延续增长势头,合同外资额、中方实际投资额分别增长24.7%和1.6倍。

相关推荐
数读“十四五”答卷:从自贸试验区到“一带一路”,制度型开放格局不断完善

一组组亮眼数据,正是这五年发展“答卷”的生动注脚;这份沉甸甸的成就,不仅是“十五五”谋篇开局的坚实基石,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的有力支撑,为中国未来行稳致远筑牢根基。

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 快跨中心跨境电商出口货值破亿元

记者从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局获悉,为深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与东北全面振兴战略,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充分发挥“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区位与政策叠加优势,以快件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中心为核心载体,持续赋能外贸创新发展、增强区域开放动能。

创新开路 破局而立——安徽自贸试验区五周年观察

今年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五周年。作为我国第六批自贸试验区之一,五年来,这片范围近120平方公里的创新热土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为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