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新目标:现代化临港新城

来源:中国贸易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8-20 14:45:29

虽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但“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一刻也没停止,像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这样的海外园区,在招商工作上取得新突破。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10日,莱基自贸区与古莱特卫生品公司签署了“卫生用品项目”投资协议。根据该协议,古莱特卫生品公司租赁厂房约7200平方米,将建设现代化的装配流水线,主要生产纸尿裤及卫生巾产品,产品将面向尼日利亚及周边国家。古莱特卫生品公司预计雇用当地员工100余人,该项目预计今年10月投入运营。

古莱特卫生品公司之所以选择落户莱基自贸区,是因为其看中了尼日利亚及周边地区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莱基自贸区独特的优势。尼日利亚拥有2.06亿人口,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一大原油出口国。莱基自贸区所在城市拉各斯,拥有超过2100万人口,聚集着全国60%的工商企业,是该国名副其实的经济、金融、贸易和物流中心,自贸区所在的莱基半岛,还可间接辐射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目前,中国是尼日利亚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尼日利亚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是巨大的。”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董事、中非莱基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四清在谈到今年园区建设新进展时,十分高兴,因为莱基自贸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如今莱基自贸区的发展与起步阶段已有了本质的不同。在莱基自贸区运营初期,由于非洲总体工业化水平低,园区面临着招商困难,一年有时最多只有两三家企业入园,有时甚至全年都招不到一家企业入园。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非合作的推动下,企业入园数量增长迅速。

即使在疫情中的2020年,莱基自贸区也充分利用其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仍然取得了签约9家入园企业,其中中资企业7家的良好业绩,再一次显示了境外经贸合作区在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落地生根中的特殊意义和生命力。

截至目前,莱基自贸区内注册入园企业数量达161家,涉及石油天然气仓储、家具制造、服装生产、贸易物流、工程建设服务、工业房地产、汽车装配、钢结构加工制造、钢管生产、日用品等多个行业,协议投资总额近15亿美元。其中,91家企业(中资60家,外资31家)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并已陆续建成和投产。在运营方面,截至2021年7月底,入园企业累计完成投资3.4亿多美元,实现总产值3.9亿多美元,园区进出口总额8.2亿美元,实现就业2000人,上缴尼日利亚政府税费超过7400万美元。

“目前,莱基自贸区已成为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对促进中尼经贸合作发挥重要作用。”赖四清介绍说,“今年5月,中非莱基、中国土木与招商局集团中国外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探讨在莱基自贸区及尼日利亚境内合资投建海陆联运物流公司,打造集港口、园区、航运、铁路、公路等一体化的物流网络设施,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在非进出口企业。”

莱基自贸区最早的规划目标是在拉各斯东南部的莱基半岛,打造一座集生产、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新城。主要发展加工制造业、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城市服务业等四个产业,但随着目前形势发生变化,莱基自贸区对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外部因素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距莱基自贸区3公里处,由中国港湾为主投资建设的莱基新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港口建成后将成为西非最大的深水港,极大地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使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

二是非洲首富阿里科·丹格特(Aliko Dangote)在莱基自贸区隔壁购买了27平方公里土地,投资170亿美元,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炼油厂及化肥厂,目前化肥厂已开始试生产,炼油厂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将于2023年初投产。整个项目将极大提升整个地区的经济和土地价值,这将成为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

“因此,我们提出了新发展目标,要建设现代化的临港新城。由于自贸区紧邻港口,经贸、物流、电商包括保税业务,都将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尤其是电商将成为自贸区下一步战略发展的重点。随着丹格特的炼油厂建成,石化及其配套产业也将是战略调整的另一重点领域。”赖四清接着介绍说,莱基自贸区进入快速发展期后,将对入驻企业设置选择标准,选择更加符合“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需求,或符合尼日利亚工业化水平提高需要的企业入驻,“当然,我们优先选择节能环保、科技含量高、产值高的重点或龙头企业。”

相关推荐
古巴精品国家馆开馆两周年庆典在哈瓦那举行

京东国际古巴精品国家馆开馆两周年庆典25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

中国电影《热烈》荣获2024金砖国家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当地时间23日晚,2024金砖国家电影节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闭幕,中国电影《热烈》荣获评委会特别奖。

通讯|在西非土地上播种希望

西非国家尼日利亚即将迎来水稻收割之际,在首都阿布贾近郊一个农场里,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李太龙头顶烈日在田间查看稻穗的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