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日媒:半导体巨头增产恐引发市场过热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8-23 15:50:16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参考消息》日前刊登《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半导体巨头急于增产恐引发市场过热》。文章摘要如下:

半导体企业正在快速推进增产准备事宜,以缓解全球性芯片荒。9家企业在最近一个季度的库存资产达到史上最高水平。

汽车和家电的数字化、5G通信的普及使得半导体需求量飙升。由于东南亚地区新冠疫情恶化,一些从事车载半导体生产的大企业相继停工。虽然其他企业纷纷采取增产措施,但仍未能满足需求。

除部分晶圆企业之外,主要制造商中,台积电和美国英特尔等9家企业库存资产价值总额截至6月底达到6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为扩大产能而大量采购原材料是库存资产增加的主要原因。从能够持续比较的7家企业来看,原材料在库存资产中占比截至3月底均超过24%,自2019年3月底以来一直呈上升态势。

但库存资产的增加可能反映出,客户所下订单量超过了实际需求。

本田公司副社长仓石诚司表示,汽车业界正从将零部件库存保持在必要最低限度的“及时”模式转向预防断供的“以防万一”模式。

各大半导体企业也对市面上库存过剩的问题保持警惕。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首席营销官赫尔穆特·加塞尔表示:“我们手中的订单余额已经相当于两年左右的产量。”

半导体的供货情况一直处于大幅波动状态。以往的经验是,在繁荣期投资增产,等到产能就位后行情已开始恶化,进而导致产能过剩。眼下各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但距离真正实现还要等两三年时间,届时可能又会成为企业的负担。

相关推荐
国际观察|行保护主义之实必伤及自身——三评“中国产能过剩论”

给遵循国际贸易原则的中国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这与美西方的选择性与排他性认知有关。

国际观察|厘清所谓“产能过剩”的五个关键事实——一评“中国产能过剩论”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再次炒作并泛化其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试图将打击面从中国新能源产业扩大至更多工业品类,并给中国扣上“中国产能过剩严重冲击世界市场”的帽子。

德国专家:所谓中国“产能过剩”是伪命题

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勒歇尔日前在《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文章说,所谓中国“产能过剩”是伪命题,固守贸易保护主义对欧洲产业发展并无益处,欧盟应加强自身企业和市场的竞争力与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