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促进“双循环” 浙江30个本土跨国公司项目与金融机构寻求合作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8-24 09:59:23

近年来,浙江充分发挥自身体制机制优势,在全球化布局中取得了不少成绩。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浙江省进出口2.2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2%,进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三位。

8月17日,记者从浙江省“丝路领航”本土跨国公司重点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会上了解到,在浙金融机构近几年也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外贸能力,积极服务浙江企业“走出去”。

会上现场推出约30个项目,总融资需求110.53亿美元,正泰、巨石、振石等三个推介项目都已经达成了约16亿美元融资、信保的初步合作意向。相关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了对接,为后续银行保险机构更大力度支持本土跨国公司重点项目打下良好基础。

截至2021年6月末,浙江银行业贸易融资余额2486亿元,跟单信用证余额3122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4.5%、19.4%。金融支持跨境投资同样成效显著,推动了一批重大境外项目的落地投产。以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为例,近五年累计支持“走出去”项目180余个,提供各类授信超过780亿元。

除了资金支持,金融机构通过风险管理方案和海外业务承保力度加大等方式,帮助浙江企业构筑风险屏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作为浙江经贸合作的热土,今年1—7月,浙江对其进出口额达7792.6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4.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投资备案额达106.46亿元,占全省总额的37.71%;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39.15亿元,占全省总额的52.61%。在此过程中,出口信保浙江分公司综合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金融工具,为企业开展“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投资、工程承包等方面提供了有效保障。截至2021年6月末,累计承保海外投资金额达43.7亿美元。

在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时,金融机构不仅“融资”,还注重“融智”和“融商”,为企业提供优化国别风险咨询、海外项目风险评估等一站式金融服务。如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与一批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合作,建立了跨领域、多层次的“一带一路”项目咨询专家库,为浙江企业突破海外业务难点提供战略战术咨询顾问服务。

对接会由浙江省商务厅和浙江银保监局联合主办,双方下一步将紧紧围绕浙江打造“重要窗口”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任务,以稳步推进的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外经贸领域的支持力度,共同助推浙江优势产能全球布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浙江样板”。

相关推荐
中突出版机构举行古老文明对谈活动

中国和突尼斯出版机构4月27日在突尼斯国际书展期间举行迦太基文明与良渚文明对谈暨《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阿拉伯文版签约活动。

浙江中欧班列进出口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一季度,浙江中欧班列共运送进出口货物6.3万标箱,同比增长4%,实现首季“开门红”。

浙江首票“TIR+跨境电商”货物启程 最快8天抵达莫斯科

2月21日,一批跨境电商货物以跨境电商直邮模式报关,经义乌海关监管后,搭乘TIR车辆从义乌快件(跨境)监管中心启程,经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出境,预计8天抵达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