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滁州市琅琊区:“四张牌”盘活闲置资产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08-26 15:58:25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全力做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激活闲置农房等工作,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该区盘活闲置宅基地473户、总计1068亩,腾退集体建设用地780亩。

顶层设计“蓝图”。完成《滁州市琅琊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完善村庄分类和布局,将9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分为城郊融合、特色保护、集聚提升三大类,结合人口、用地、经济、产业等要素,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建立集体建设用地“留白”机制,为乡村振兴预留发展空间。

改革先行“确权”。先后出台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资格权认定、使用权流转等办法,明确了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4335宗、1643.7亩宅基地的所有权;认定了农户宅基地资格权8194户、26770人。开展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尝试,邓坝村4农户流转闲置宅基地800㎡,支持蔬菜标准园建设生产配套设施,既促进了园区建设发展,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分类施策“赋能”。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鼓励农户有偿退出宅基地。截至目前,试点街道自愿有偿退出473宗宅基地,共退出780亩,建设集中安置点1处、占地150亩,共安置400户农户,节约集体建设用地630亩。引入社会资本,分类、合理利用退出的农村宅基地,发展乡村产业。关山村以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15亩,入股“产业运营+旅游度假+飞行体验+航空驾驶培训”为一体的航空文旅小镇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创造收益20万元。雷桥村、城西村等5个村利用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40余亩,建设标准化厂房、冷链物流仓库等,年收益可达85万元。全区9个村集体年受益达400万元以上。

规范治理“制度”。落实属地职责,制定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划许可实施细则,在乡镇(街道)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落实“村级初审、乡级审批、县级监管”机制,提高审批效率,确保村民审批最多只跑一次。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议事决策、民主监督、财产管理、服务群众、调处矛盾等机制,为各行政村累计配备18名协管员,所有区域划分网格29个。(阎良辰)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