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首届质量认证促进国际贸易论坛在京举办

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9-08 15:20:30

9月6日,首届质量认证促进国际贸易论坛在京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和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共同承办,旨在推动国内国际质量认证业界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柯良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唐军出席并致辞。

柯良栋指出,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实现市场国际共治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推动经济全球化方面大有可为。要大力宣传推广服务贸易相关国际认证制度,积极建设服务贸易机制平台,主动参与服务贸易相关合格评定技术研究制定,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唐军强调,质量认证是市场经济中承担信用评价证明功能的现代服务业,为促进国际贸易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质量认证将坚持“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提高市场准入与监管的便捷度与监管的有效性;进一步做优做强质量认证服务业,打造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紧密衔接的质量认证服务链;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互认水平,促进国际贸易畅通便利。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舒印彪、国际认可论坛(IAF)主席肖建华、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论坛总监艾瑞卡等国际组织以及国内外有关从业机构、工商企业的负责人发表主旨演讲。与会代表还围绕“合格评定服务企业走出去”“后疫情时代合格评定促进贸易便利化”“合格评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发布“质量认证服务国际贸易便利化优良实践”成果。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和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联合合格评定机构共同发起《合格评定促进国际贸易北京倡议》。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认证机构869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280余万张,获证组织突破80万家,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已加入21个合格评定国际组织,对外签署了15份多边互认协议和124份双边合作安排,与东盟、欧盟、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瑞士、沙特等国家和经济体建立了固定合作机制,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国际化的合格评定服务,显著提升了国际贸易交往的便利化程度。

相关推荐
中国服贸会汇聚共赢发展的全球和声

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本届服贸会10日在北京启幕,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展厅外,各色旗帜飘扬在首钢园的钢铁森林间;展厅内,世界各地的展品琳琅满目。一幅全球携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图景正生动展开。

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支持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