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埃及计划投建绿色能源海水淡化厂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9-15 10:22:36

据《今日埃及》杂志近日报道,埃及政府计划到2025年投资25亿美元,新建17座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海水淡化厂,以缓解饮用水短缺问题。埃及主权基金首席执行官萨利曼介绍说,新建的海水淡化厂将由太阳能和其他绿色能源驱动,埃及主权基金将与当地及外国投资者合作建造运营,届时可实现每天生产280万立方米淡化水的目标。

埃及95%的国土面积是沙漠,一年四季干旱少雨。目前,埃及人均年用水量仅560立方米,是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50年,埃及人口将增长至1.5亿至1.8亿,缺水问题更加严峻。由于地下水开采成本高企,90%以上的用水都依赖从境外流入的尼罗河,扩大海水淡化规模成为埃及拓展饮用水来源和确保用水安全的重要途径。

埃及现有的76家海水淡化厂均由传统化石燃料驱动,每天供应超过83万立方米淡化水。由于能耗高、造价贵,淡水价格居高不下。埃及总统塞西8月下旬专门召开会议,讨论“从最新海水淡化技术中受益的机会”。相关职能部门展示了海水淡化新技术的细节,特别是在经济可行性、水量和水质、产能效益、生产工艺和电力消耗等方面,而由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海水淡化厂“主要引擎”,成为各方共识。

当地媒体分析,利用太阳能发电将大大降低电力价格,降低海水淡化设施及技术的运行成本,缓解终端消费者的经济压力,体现环保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萨利曼表示,该项目将受益于埃及在开发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成本优势,还将借助绿色融资进一步降低成本。目前,埃及正加大力度开发太阳能、风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计划到2022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到20%,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再提高一倍以上。

相关推荐
记者手记|这座中埃共建的工业园区何以生机勃勃

记者了解到,泰达合作区自去年开始迎来了企业入驻和投资考察的高潮。截至目前,泰达合作区共吸引185家企业入驻,吸引投资额约30亿美元,累计销售额超过53亿美元。

记者手记|合作共赢的绿洲在埃及生机盎然

曾经,沙漠里的绿洲带给往来的阿拉伯商人以希望。如今,埃及首都开罗以东、红海苏伊士湾旁,在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的背景下,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合作区)正成为这片土地上一个合作共赢的崭新“绿洲”。

“走向世界的中国芭蕾”讲演活动在开罗举行

“走向世界的中国芭蕾”讲演活动近日在开罗歌剧院举办,中埃各界约300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