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首批按“中国标准”生产的棉花进入审核认证环节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9-18 15:32:09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8日电(记者李志浩、丁磊)新疆棉花丰收在即。16日,国内首批按照“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以下简称“中国棉花”项目)管理规范生产的棉花,在新疆进入审核认证环节。

当日,中国棉花协会联合中合金诺认证公司,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尉犁县等地,启动“中国棉花”项目审核认证工作。该工作采用文件资料审查与现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将先期实地审核约5万亩农场。

作为“中国棉花”项目首批6家生产端签约企业之一,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怀玉表示,今年企业7万多亩自有繁种农场均按照“中国棉花”项目生产管理规范进行生产种植,通过践行“环境友好、品质优良、尊重劳动、全程可追溯”项目理念,在减少污染、节能减排、尊重劳动、提升质量方面做出改进。

中国棉花协会副秘书长李琳表示,通过审核认证后,其生产的皮棉有望作为首批“中国可持续棉花”进入流通、纺织环节,并最终通过品牌商和零售商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未来,全产业链使用、消费可持续棉花,打造良性循环将是我国棉花产业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今年4月,中国棉花协会发布《“中国棉花”生产管理规范》,启动“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探索建立首个中国自主棉花标准体系。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等6家业内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国棉花协会签订《“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生产端合作协议》。

相关推荐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看中国汽车“西行记”

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境车辆络绎不绝地从这里驶向中亚和欧洲,一派繁忙景象。距离口岸不远处的连霍高速公路边,随处可见一排排停放得整整齐齐的崭新车辆。这批等待出关的车辆中,有不少将以“自驾出口”方式运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这些驾驶出口车辆的司机被称为国门“摆渡人”。

中外网络博主打卡丝路名城乌鲁木齐

“没想到这里的交通如此发达便捷”“不同民族的人们和歌起舞,太震撼”“智能物流园区的高效超乎想象”……2025“请进来”——魅力明珠·乌鲁木齐行活动日前举办。这座丝路名城的厚重底蕴与蓬勃生机,引得前来深度体验的中外网络博主频频赞叹。

乌鲁木齐—迪拜国际货运航线开通

8月16日,一架满载18.49吨新疆当季鲜水果和特色干果的全货机,从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起飞,直飞阿联酋迪拜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这标志着乌鲁木齐至迪拜国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