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知识产权金融十六条”助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09-30 15:33:13

新华社上海9月30日电(记者董雪)记者从29日举行的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季度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金融资本带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助力解决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企业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作为全国重要的科创中心,上海近年来持续探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此次指导意见的思路是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等工作深入基层,让知识产权变成科技企业的‘真金白银’。”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余晨说。

据悉,该指导意见共有16条,其中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级提升方面,包括鼓励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开展组合授信,有效提升企业复合型价值,扩大融资额度;支持商业银行建立符合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特点的信贷审批制度和利率定价机制;支持保险公司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险工作,有序扩大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执行险等常规险种保障范围等。

另外,上海市将成立一个常态化的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推进小组,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上海市版权局等五部门组成,推进小组将共同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实施,如将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等。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