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实现区域产业错位竞争 宁波产业地图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模式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0-08 16:13:51

新华丝路宁波10月8日电(记者韩婕)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引发全球供应链和产业格局深刻变化的形势下,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国际分工体系重构、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重大挑战。作为国内智能制造起步较早的地区,宁波近年来借助智能制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面对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宁波推出的产业地图,为各地区如何实现区域产业错位竞争,明确重点区域产业定位,优化重点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产业新地标,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宁波的解题路径。

图片7.jpg

图为产业地图的总体布局界面

内外联动绘制产业地图

为推动各区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区域产业错位竞争,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有关部门、外部专家一起,通过全面梳理各区县(市)及重点区域现状产业、空间布局以及区域要素资源分布情况,从产业、区域两个维度,突出标识“三类资源”,即企业资源、创新资源、土地资源,形成全市各地区重点产业企业资源分布图、创新资源发布图、土地资源分布图,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其中,企业资源分布图中,已标识70498家企业(规上8242家,规下62256家)。围绕246产业布局,呈现行业内企业产值、税收、研发投入、能耗、年平均职工人数等情况。同时,以企业分布热力图、分布散点、产值热力等形式,直观显示行业重点企业在全市的空间分布,便于了解行业全貌。

图片8.jpg

图为产业地图的空间管控界面

据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绘制该地图主要从产业、区域两个维度进行界定,通过立足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绘制“两类地图”,即现状图、未来(规划)图,形成一套市级层面制造业产业地图。同时,各区县(市)按照统一编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对产业地图进一步深化,编制区县(市)层面制造业产业地图,全市形成“1+X”产业地图体系。

图片9.jpg

图为产业地图的重点区域界面

产业地图要做到“五个结合”

据介绍,宁波制造业产业地图的绘制,是在积极落实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工业集聚区专项规划等重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新优势,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方式,统筹全市产业发展。宁波绘好制造业产业地图的经验是“五个结合”:

一是与对接落实现有重点规划和举措相结合。通过积极落地当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工业集聚区专项规划的同时,有效落实当地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亩均论英雄”改革、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行动、产业大脑建设等重点工作举措。

二是与构筑地区产业发展新优势相结合。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潮流,以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链视角,前瞻布局“246”产业重点细分领域,同时也谋划布局业态混合、功能复合的融合性新兴产业。“246”是指:建设绿色石化、汽车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软件与新兴服务等4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三是与增强产业显示度和集中度相结合。各区县(市)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3个,“3+17”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2个,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特色小镇等其他重点产业平台主导产业原则上只有1个,但并不排斥各区县(市)及重点区域发展其它产业,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

四是与产业创新资源配置相结合。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链的打造,着力配置创新平台、人才资源、专项政策和服务网络,构筑产业生态系统。

五是与提高城市经济密度相结合。布局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入产出比高的产业,推动产业项目向重点产业平台集聚,明确闲置低效工业土地分布和工业区块产业用地标准,提高地均产出和人均产出。

据介绍,该产业地图主要是通过编制图表式地图,清晰、明确的展示产业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后续将结合产业大脑的建设,开发矢量化地图,通过网页、客户端或手机APP等载体,以可视化方式呈现;构建完整的全市产业地图信息系统,实现动态调整、更新运维,并可根据年度产业发展情况,出具产业报告等。

积极开展未来产业定位研究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指出,绘制好产业地图,还需要积极开展未来产业定位研究。要从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要素资源等内生条件出发,分析区域产业组织效应,并兼顾必要的外生条件,形成规划产业定位分析框架,作为研究依据,为政府精准施政提供依据。

具体来说,一是明确各区县(市)产业定位。以区县(市)为单位,结合产业特点,明确各区县(市)产业定位。二是明确重点区域产业定位。依托“3+17”重点开发区(园区),围绕“246+”产业细分领域,按照“一区多园、一园一业”的原则,打造55个左右重点产业园。三是形成重点产业的空间分布。从产业领域出发,形成某一产业领域在全市的空间布局。

对于未来(规划)图,该负责人表示,将围绕未来规划的全市“246+”产业总体布局、各区县(市)产业定位、重点区域产业定位、重点行业空间布局、工业集聚区规划布局,共形成五类未来图。

图片10.jpg

图为总体经济指标

相关推荐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中国经济“一季报”让世界投下更多“信任票”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普遍高于市场预期,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交出一份亮眼的“一季报”。

专访|科技创新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访马来西亚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

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近日在首都吉隆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科创企业发展迅速,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科技创新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信心与动能:透视中国制造业PMI释放的经济运行信号

在连续5个月收缩后,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PMI升至53.9%,小型企业PMI12个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折射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市场发展预期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