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景德镇,一座活着的陶瓷博物馆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1-10-14 16:01:14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陶文旅集团提供)            

珠山,一座似乎并不起眼的山丘,却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公元14世纪中叶,明太祖择珠山之麓设置御器厂,专门为皇室烧制瓷器,此后这炉御窑火熊熊燃烧了近600年,跨过明清两代。            

昔日“禁地”已变身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迈入公园大门的一刻,仿佛进入另一个时空,一口古井、一段匣砵墙、一块窑炉遗迹……它们承受住了“百年孤独”,成为最宝贵的“历史转述者”。            

岁月悠悠,当年的御窑厂“一瓷成品,万瓷尽碎”,厂区内的无数碎瓷片宣示着曾经的皇家威仪,虽感无比惋惜,却也心生敬畏。一些碎瓷片被后世巧匠唤醒,精心修复还原。如此重获新生的一口青花云龙纹大缸,如今被呵护在“玻璃房”中,成为历史的见证。            

“万物所有生,而独知守其根。”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好它们是头等大事。            

20世纪80年代起,景德镇对御窑厂遗址进行多次抢救性考古发掘。2015年,景德镇启动御窑厂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17年,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0年,景德镇进一步完善御窑厂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并已通过专家论证。            

保护御窑厂遗址是景德镇保护传承陶瓷文化的一个缩影。            

“采石制泥、圆器拉坯、蘸釉吹釉……”清代督陶官唐英在《陶冶图说》中对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进行了全面总结。            

以御窑为核心的制瓷工艺和体系,被世人公认是最高手工技艺的代表。保存并传承好这套制瓷工艺与体系是景德镇的历史使命。            

在御窑厂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工匠们在制作瓷器。拍摄于2018年9月20日,新华社照片。            

2020年10月21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对重建的明代葫芦窑进行了点火复烧。从2009年开始,景德镇已相继复烧了10余个历代典型瓷窑。复烧,就是活的传承。            

“看,这些都是我的学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文跃指着他与学生们的合影自豪地说。教育,是最有效的传承。出独著、编教材、带学生……专注于粉墨彩瓷制瓷技艺领域的李文跃一直为景德镇制瓷工艺传承发扬努力着。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现有各级非遗传承人800余人。同时,景德镇大力推进名坊园、陶青台陶瓷文化创意园等非遗生产性保护平台建设。            

2020年6月,景德镇获批创建国家级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按照要求,实验区将以景德镇传统陶瓷烧造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陶瓷文化赖以存续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依托,以保护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为基本目的。            

“通过实验区建设,景德镇正在努力建设好一支工艺技术完备的非遗传承人队伍。”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副馆长徐桃生说。“我们可以畅想,把这些非遗传承人组织起来,景德镇便能完整恢复明清时期御窑厂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再现康、雍、乾时期御窑厂陶瓷生产顶峰时的景象。”            

在坯坊专致于案头的工匠。(甘健国 摄)            

相关推荐
以瓷为媒,匠心至美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浪潮之中,江西卫视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入口,以华夏匠心传承、礼仪文化为纽带,在2023年岁末精心打造了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国礼·陶瓷季》,为广大观众带来了立意高远、以情动人的文化盛宴。

“中埃陶瓷文化交融”讲座在开罗举办

当地时间7月30日晚,由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江西省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故事之埃及人眼中的中国:一带一路之中埃陶瓷文化交融”讲座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2022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 国际知名品牌参展数量增长

11月8日,2022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中心(陶博城)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