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华盛顿10月15日电(记者许缘、高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14日发表公报,呼吁国际社会开展强有力的多边合作,加快新冠疫苗普及,遏制疫情蔓延,阻止全球经济复苏分化趋势,实现包容性复苏。
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44届部长级会议当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会后发表的公报说,全球经济继续复苏,但主要由于疫苗获取能力和政策支持上的显著差异,各经济体间增长呈现分化趋势。同时,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出现增加了不确定性,经济复苏风险偏向下行。
公报呼吁国际社会开展强有力的多边合作,加快疫苗普及,遏制疫情蔓延,阻止分化趋势,并支持全球实现包容性复苏。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成员将采取措施,帮助发展中经济体增加疫苗和基本医疗物资供给,消除供给和融资制约因素,以实现2021年底将所有经济体的疫苗接种率至少提高至40%、在2022年中期至少提高至70%的目标。
公报强调,要加快推进重大改革,进一步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建设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同时,共同建立更加稳健的国际税收架构。
公报对IMF于8月生效的新一轮6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分配方案表示欢迎,并支持IMF探索有关方案,以便让有能力的成员自愿转借特别提款权,帮助低收入经济体和脆弱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受益。公报呼吁更多成员加入由IMF建立的向低收入经济体提供零息贷款的“减贫与增长信托”,为贷款和补贴提供更多捐款。
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主席、瑞典财政大臣玛格达莱娜·安德松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球经济复苏正在持续但各经济体间分化加剧。她呼吁各经济体通过多边合作加快疫苗分配,并在此过程中加强政策和资金协调。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新闻发布会上呼吁国际社会通过多边机制实现普遍接种疫苗。她说,全球经济面临通胀和债务高企、经济分化等多重挑战。如果各经济体不能加强政策协调应对,全球经济无法实现复苏。只有通过多边合作,才能建设一个更有韧性、更可持续、惠及所有人的全球经济。
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一年召开两次会议,讨论全球经济形势并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