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科院未来农业伏羲论坛在芜湖市繁昌区成功举办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10-15 14:00:27

新华丝路合肥10月15日电(周雅岗)10月14日,中科院未来农业伏羲论坛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研究员、专家,省农业农村、科技、网信,全省16个市农业农村等部门共120余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出席活动。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承担了中科院第三代智能农机体系和农业模拟器的研制任务。据了解,2021年以来,由该所牵头设立的中国科学院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工程实验室结合技术和资源优势,依托繁昌区域特色,在繁昌区启动建设以第三代智能农机为切入点的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种植示范区,构建“智能农机+农业模拟器”的现代化农业模式,促进农业生产节本、提质、增量、增效,打造“绿色化、标准化、精准化、无人化、智能化、高端化”的中科院未来农业样板,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区域复制推广。

论坛上,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繁昌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繁昌成立了安徽国科农业智能技术研究院并举行了揭牌仪式。安徽国科农业智能技术研究院将聚集中科院农业人才技术资源,开展系列研发创新活动,以积极推动成果转化落地。论坛为首届伏羲论坛荣誉主席、三位论坛常驻专家及七位研究院首席专家颁发了聘书。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10多位专家围绕现代化未来农业模式、农业智能化时代的技术路径选择与思考等多方面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与会人员还前往繁昌区平铺镇现场观摩了中国科学院智能农机装备工程实验室006号基地、信息管理平台和第三代智能农机作业情况。

本次论坛旨在展示示范区阶段性建设成果,促进交流合作,共商未来农业发展大计,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对促进繁昌区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未来农业新型生产模式,全面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推荐
打通走向市场的“高速路”——杨凌以“联合体”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月15日,在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一批经过“增氧控温”技术处理的即食猕猴桃正准备发往全国各地。杨凌梦绿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志雄难掩喜悦之情:“用了新技术,猕猴桃的销量和价格都实现了稳定增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

第31届中国杨凌农高会成果发布 展览规模创近5年新高

记者10月29日从第3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成果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农高会展览展示规模、参展参会国家、参会观摩人数、展会市场化收入均创近5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