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业内人士看好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呼吁多方合作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0-22 09:36:36

新华丝路北京10月22日电(彭桦) 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发展与全球合作”分论坛于10月21日下午在京举行。在该论坛“国际绿色金融实践经验分享”圆桌讨论环节,各位嘉宾一致认为,全球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离不开中国市场,多方合作才能促进绿色金融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鹏鹏1.png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绿色金融中心首席战略官艾古莉·库萨利耶娃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绿色金融中心首席战略官艾古莉·库萨利耶娃介绍,有60个国家总计1046家公司在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注册运营,其中有30家公司来自中国。目前该中心与北京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有着紧密合作。

她表示,非常期待今年东亚地区制定相关区域发展标准,并发布相关绿色项目投资激励计划,在整个区域实现绿色金融更高水平发展。

艾古莉·库萨利耶娃还指出,目前哈萨克斯坦发行的绿色债券市值大约在1亿美元,预计未来绿色信贷份额会增长至哈萨克斯坦全国信贷市场的78%。未来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绿色金融中心还会支持更多绿色发展项目。

鹏鹏2.png

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局副局长塞巴斯蒂安·埃卡特

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局副局长塞巴斯蒂安·埃卡特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在绿色金融发展议程上领先全球。中国是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金融市场,目前中国构建了越来越健全的碳交易市场,期待中国作为关键的全球市场参与者制定更多的绿色金融标准,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此外,塞巴斯蒂安·埃卡特还指出,在绿色金融发展中,重要的一点是提高低碳领域中投资者的回报,希望未来绿色项目能开放一些私营部门市场投资机会,从而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为实现低碳目标做出贡献。

鹏鹏3.png

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金融处高级金融专家黄安迁大屏连线

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金融处高级金融专家黄安迁在发言中表示,亚洲开发银行2030年战略支持绿色经济增长,制定了绿色和蓝色债券框架,支持认证合格项目,推动金融业促进海洋健康发展。

黄安迁表示,《亚行-中国国别合作伙伴战略(2021-2025年)》以气候变化和环境可持续性为支柱,结合中国“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绿色可持续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未来亚开行将会进一步开发一些创新试点项目,促进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发展。

鹏鹏4.png

普华永道中国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倪清

普华永道中国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倪清在讨论中指出,目前全球抗击气候变化的雄心目标在不断地扩大。有6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设定了净零排放目标,另外还有79个国家在考虑设定这个目标,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减排和减碳标准。

倪清指出,和普华永道一样,全球很多领先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并且制定了非常稳健的科学碳减排目标。根据普华永道英国刚刚公布的2021全球零碳经济指数报告,2020年全球碳排强度降低了2.5%,比2019年略有提高。但为了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未来全球需要加倍努力。希望未来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打造一个更加绿色、清洁、公平、透明化的环境和社会。

鹏鹏5.png

圆桌讨论主持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

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0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金融街举办。本届论坛年会主题为“经济复苏与金融使命”,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新华通讯社、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六家单位共同主办。论坛年会下设五个平行论坛,分别为“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绿色发展与金融担当”、“双向开放与金融合作”、“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治理体系与金融安全”。其中“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发展与全球合作”分论坛作为“绿色发展与金融担当”平行论坛的一部分由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和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承办。


相关推荐
“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机制持续完善

日前,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机遇、挑战与展望平行论坛召开。与会嘉宾认为,各国各地区需要通力合作,不断提升区域金融合作质效。

深化交流与合作 共谋经济发展新机遇——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聚焦中日经济金融合作

10月18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中日经济金融合作:深化经济金融合作、共谋未来发展蓝图”平行论坛上,多位与会嘉宾围绕当前中日经济金融热点话题,通过共享成功经验、探讨合作模式、分析未来趋势,挖掘携手合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全球资本融汇共促企业发展——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聚焦企业赋能和产业投资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代,全球投资者与中国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资本融汇·共促企业发展”论坛上,嘉宾们深入剖析资本流动新动向,挖掘国内市场投资潜力与增长点,共同探讨如何优化资本配置策略,促进全球资本高效融入并赋能国内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