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琼非宜开展热带农业及金融合作助力非洲减贫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0-25 09:32:33

当前,非洲各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培育期、机遇期,产业发展须立足优势、突出重点,同时强化政策驱动。其中,政策性金融引导是关键一环,能够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推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引导中国企业深度参与非洲农业发展,助力非洲减贫,应聚焦小切口、注重可持续发展,并注重用好功能性平台为农业示范项目争取更多金融支持。而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动下,海南在中非经贸合作交流中的枢纽作用正在持续显现,海南与非洲宜积极开展金融对接、热带农业等领域的减贫合作。

聚焦小切口

在非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实现减贫和经济起飞的关键性力量,而农村贫困在非洲仍是一个普遍而重大的挑战。

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院长柯佑鹏认为,巩固非洲减贫成果,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基础在产业,关键靠项目,突破在“引流”。推动非洲减贫工作和中非经贸发展走深走实,要通过多种金融工具妥善化解非洲国家投融资风险,健全农业政策性金融对接合作机制,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引导各类资本参与非洲的经济发展和价值链创造,通过转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社会效益突出、减贫作用明显的项目。

“找准产业才有内生动力。金融助力非洲减贫,应将中国精准扶贫理念推广到国际减贫领域,以适应市场主体真正发展需求为切入点。”柯佑鹏说。

“怎么帮、帮什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决定着金融减贫的效果。”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处长刘奎认为,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都需要产学研结合,离不开资金支持。扶持性的财政金融政策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定位贫困地区的最根本需求,最薄弱环节,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所在,精准灌溉,提高效率。“金融资源要从生产环节往后端倾斜,投商贸流通、投市场开拓、投渠道终端,投示范项目。”

刘奎认为,为摆脱长期在全球贸易链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应鼓励国内企业在农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的国家以收购、资产整合等方式推进境外农业投资。只有实现产业链协同、实现规模效应才能提升行业影响力,掌握更大的话语权。金融资源要聚焦产业升级,助推链条向后端延伸。国内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已通过产业园等形式进行全产业开发,实施境外收购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布局全球资产,构建全球运营网络,金融政策应支持这些企业发展,增强规模效益和示范作用。

注重可持续

君百略咨询合伙人、世界银行集团公司治理高级顾问林朝雯曾前往东南亚国家参加一个小额贷款项目的评估。据她介绍,整个放贷的过程中采用了许多严格的管控措施,包括借款的农民需要每周集中开会,定期现场还款,不断地强化还款意识,“我们通过签订看似严苛的条款,其实是保障了更深层的可持续性。”

在非洲讲中国故事,践行减贫经验,同样要深入田间地头,充分考虑当地的现有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适应非洲发展阶段。做好全程风险评估和防控也是项目行稳致远的保障。柯佑鹏建议,企业前期应聘请专业机构和组建特定的专家小组对投资相关事项进行多层次分析;将项目的业务流程进行精准梳理和分解,明确各环节目标的实现手段,进行可行性推演;全程注意风险评估与防控,编制好相应的制度和预案。

另外,为助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要引导在非投资企业综合运用多种资源和融资模式,对接金融机构融资平台,在国际收购和经营过程中,不但要积极申请国内政府部门及银行支持,还可以通过境外投资贷款、进口信贷、内保外贷等方式为海外项目强化信贷支持。

“可持续融资不是无偿援助,不是社会福利性的资金帮扶。”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可持续融资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议题广受关注。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表示,从资金有效使用的激励约束机制看,无偿资金使用的效率一般是不够高的,而东道国可承受成本相对较低的融资,既可以惠及更多的资金供给,也有利于激励资金使用,实现更高的效益。

用好大平台

近年来,中国市场对橡胶、棉花、咖啡等农产品非洲产品认可度不断提高,2021年,中非贸易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实现稳步增长。

海南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热带岛屿省份,气候和资源特征与非洲非常相近,去年6月的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赋予海南最优惠的贸易、投资、金融、人才、运输、产业、税收政策,海南迎来开展国际合作的最好机遇,利用开放政策优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和交汇点,与非洲大陆自贸区开展多领域合作正当其时。

在热带农业方面,方案明确海南将发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优势,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对此,海南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刘红梅表示,将依托热带农业产业项目,由点及面推动海南与非洲友城各领域务实合作;搭建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研机构间的交流协作与资源共享;进一步探讨农业科技在已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的作用,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品种和农机的本土化。

三亚国际种业科创中心近日正式成立。在筹建过程中,该中心积极推动国内外种业定向招商和国际种质资源与技术成果交易,截至10月12日已在三亚召开了6场重点项目对接会。未来,该中心还将设立创新投资基金,开展国际种业相关创新产业的集群式投资和孵化。中国热科院负责牵头建设的中非现代农业研发中心也拟于年内在海南挂牌。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非洲减贫作用,刘奎建议,可依托重点功能性平台与自贸港特殊政策,采取更大力度的开放措施,吸引客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集聚,让更多企业、资本将目光投向非洲。

“当前的形势非常有利于海南和非洲开展热带农业合作。”刘奎介绍说,“热带农业是中非农业合作的特色和优势领域,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是中非农业合作的共同愿景。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为中非热带农业合作提供了重大机遇。非洲农业增长潜力很大,未来我们将积极落实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依托中非现代农业研发中心开展农业现代化项目示范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再以点带面,辐射周边。非洲农业发展将在多方合力推动下更快进步。”

相关推荐
一带一路故事绘丨凯兰巴新城——安哥拉“明珠”工程见证中安友谊

凯兰巴新城作为安哥拉国家重建进程中的重点工程,为数以万计的安哥拉人民提供了舒适的家园。这一项目见证了中安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更是两国平等友好、互利共赢的合作典范。

坦桑尼亚外长:坦中友谊将迈向更高水平

坦桑尼亚外交与东非合作部部长马坎巴4月15日说,今年是坦桑尼亚和中国建交60周年,60年来两国关系始终蓬勃发展,坦中友谊将继续发扬光大,迈向更高水平。

非洲多国探索发展氢能产业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加快,非洲逐步展现出在氢能发展方面的潜力和优势。“非洲新闻网”报道称,目前非洲至少有12个国家正在开展氢能项目建设,19个国家针对氢能产业制定了专门的监管框架或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