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携手非洲,德国当向中国学习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8-24 16:39:45

德中强强联手,不仅对非洲合作伙伴具有吸引力,也会吸引更多两国企业家走进非洲 推进非洲大陆的发展,促进各国经济和就业增长,改善非洲人民的生活,是德中两国在非洲多年来的努力目标。

中国政府很早就认识到与非洲发展贸易合作的必要性,并及时采取行动。正是因为中国,非洲第一次没有被视为亟待援助的贫困大陆,而是被视为平等的商业伙伴。来自中国的大量投资被用于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刺激非洲经济的产业化进程。非洲很多国家都从中受益,开启了经济不断增长的势头。

根据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安永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至今,中国在非洲创立了约1万家公司,创造了超过13万个就业岗位。可以说,中国为非洲大陆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提高生产力、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不断创造良好就业环境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

德国在促进非洲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可观的成就。过去10年里,德国在非投资、对非贸易总额翻了一番。

尽管如此,仍需意识到,在人口高速增长的非洲,每年都急需大量新增工作岗位来满足就业需求。要为非洲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德中两国需要携手同行。中国和德国利用彼此优势,共同开发非洲市场,将获得比各自行动更显著的成效。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绝不像某些人所讲的那样,是为了将非洲变为自己长期低价采购工业原材料、食品物资的储备地。为帮助非洲发展,中国政府长期为当地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各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非洲营造更好的工业环境。可以说,中国为非洲提供的,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整体发展方案。

在这方面,德国还需要向中国学习。支撑德国经济的是中小型家族企业,这类企业以保守和严谨著称,往往不愿意开拓仍被视为高风险的市场。到目前为止,德国政府的担保和融资工具都相当谨慎,在非洲国家的巨大市场机遇面前,往往更多考虑投资风险。德国政府内阁会议近期达成一项决定,表示政府公共部门在确保项目发展前景和融资结构合理的前提下,会给予对非投资更大的支持。未来,非洲大陆有望迎来一波强势的德国投资。

德国企业不仅可以向中国学习,还可以为中国企业在非洲取得成功作出贡献。未来,双方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共同开发项目:中国可提供的融资手段更多,风险承受能力更高,人力成本具有优势;德国有着引领世界行业发展的创新力,注重可持续能源供应,可以提供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双方强强联手,不仅对非洲合作伙伴具有吸引力,也会吸引更多两国企业家走进非洲。

目前,德中两国政府已经达成一致,在包括非洲在内的第三方市场开展合作。这既有利于增进德中两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为非洲带来益处,也能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很好地呼应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双方在非洲的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尽快建立德中非三方交流平台,就能让更多企业从一开始就密切参与到开发项目中。对德国企业而言,在正确的时间加入到如此重大的举措之中,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作者为德国经济非洲协会主席)

相关推荐
“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京开班

4月10日,“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安哥拉、赤道几内亚、毛里求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赞比亚6国旅游领域26位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修班。

非洲超50国逾400家实体店加入“群聊” 深圳企业绿色出海新增“快速通道”

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合作,推动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近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观察丨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