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投资成为中非合作新引擎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谭博文 2016-08-15 08:37:00

新华社信息内罗毕8月15日电(记者郭丽琨、金正)在坦桑尼亚滨海省基巴哈县姆兰迪济镇,来自中国河北的王树生正在不停忙碌,今年10月,这里将有一家钢厂投产。

“非洲的相对落后促使我萌生了来坦桑尼亚投资的想法,”王树生说,“落后才需要发展,发展就需要基础建设,基础建设的必备条件就是钢筋、水泥和电力。”

由王树生担任总经理的基鲁瓦钢铁集团于2014年1月注册,中方股份占75%,坦方占25%,钢厂占地面积300亩,一期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螺纹钢、线材和盘螺钢。

“坦桑尼亚的钢筋年需求量已达到183万吨,但当地生产的钢筋质量满足不了高楼大厦、桥梁这些大型建筑的要求,该国70%的钢筋都靠进口。”这位深耕中国钢铁业多年的企业家一语道破坦桑尼亚对他的巨大吸引力,那就是当地广阔的市场潜力。

像王树生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将目光转向非洲寻找商机。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结束半年多来,中非双方已经签署240多项合作协议,涉及总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和商业贷款超过460亿美元,占协议总金额的91%。

今年7月底,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时指出,和援助相比,投资合作正在成为推动中非合作的新动力。

中非发展基金总裁石纪杨指出,非洲是全球经济增长新的一极,是仅次于东亚和南亚的最具增长活力的地区。中非合作,尤其是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石纪杨说,“一带一路”合作正在穿越亚非欧,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也在推进落实,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踏上赴非洲投资兴业之旅。

来自中非发展基金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非贸易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4000亿美元左右。2014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00亿美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向1000亿美元迈进。

肯尼亚非洲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莱玛·森贝特在出席12日在肯尼亚蒙巴萨举办的中非媒体智库研讨会上说,中国已经成为非洲转型发展的重要伙伴。

森贝特表示,非洲大陆的资源非常丰富,而中国又是非洲当前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非中之间的合作不仅限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双方的合作是多方面、多层级的。“目前,中国不同层次的私人企业主正在非洲经商和投资。这种民间层面的合作值得鼓励。”

王树生已经在筹划他在坦桑尼亚投资钢厂的二期项目。二期项目距离一期钢厂19公里。王树生承认,在这里办厂面临与当地社会融合的巨大挑战,但他对未来发展前景保持乐观。“我计划未来将国内公司产能的40%都转移到这里。”

相关推荐
2025年企业“走出去”系列培训暨绿色农业产业投资说明会成功举办

4月24日,2025年企业“走出去”系列培训暨绿色农业产业投资说明会在江苏省苏州市成功举办。

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内蒙古继续成为全国投资热土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引进国内到位资金830.4亿元,同比增长37.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7.7个百分点,实现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对非技术援助 助力中国标准“走出去”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市场监管总局立足中非经贸长远合作,积极贡献对非合作举措,其中建设非洲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具体合作举措之一,旨在通过技术援助,帮助非洲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助力非洲农业标准化生产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