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近两成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1-24 11:10:03

10月,中欧班列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首列专列,搭载100标箱货物从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出发,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出境,最终到达波兰马拉舍维奇。

此次专列共50节,运载的是苏州吴江经济开发区璨宇光电出口欧洲的液晶显示模组,货值近800万美元。璨宇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彦琳介绍,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时间最短可以压缩到20天,比海运省了一半。

在外贸大省江苏,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累计开行量已超过1.7万列,在构建国际物流新通道、促进江苏与欧洲的双边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连云港、苏州、南京、徐州、南通5市开行了中欧(亚)班列线路共20条,覆盖欧洲17国20多个城市、中亚5国近50个城市、东南亚3个城市,形成了“连新亚”“苏满欧”等品牌线路。

按照“打造特色、分类集中、巩固中欧中亚、拓展东南亚”的总体思路,各地班列主打特色化、差异化、错位发展。南京结合龙潭港铁路专用线的投入使用,打造俄罗斯精品路线;徐州结合淮海国际陆港建设,积极打造中欧班列汇集点,逐步规划“枢纽对枢纽”线路;苏州发展自贸区、跨境电商及邮政专列;连云港重点发展日韩、东南亚、中亚、蒙古的双向过境班列,发挥好新亚欧大陆桥陆海联运通道示范和标杆作用;南通以海安为基地,做好东盟线路发展,拓展在东南亚的覆盖面。

除了不断提高覆盖面,江苏中欧班列在运营模式上也不断创新。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首创的国际班列过境集装箱“车(站)船直取”零等待模式,已向全国口岸推广。

按照以往的国际班列作业模式,过境集装箱在船舶靠港后各流程之间前后串联,手续繁琐,消耗时间长,从集装箱抵达港口到装车发运平均需要近4天。现在,船舶在进入锚地时便开始申报流程,待抵港后,直接卸船分流至中哈物流基地装火车发往境外,各类手续办理实现了由“串联”到“并联”的改变,采用这种方式过境集装箱班列的发运时间压缩到1天以内,中转作业时间较以往节约75%,客户的单箱中转成本相比之前降低60%。

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江苏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52列,同比增长18.9%。其中,去程开行948列,同比增长10.75%;回程开行504列,同比增长38.05%。江苏中欧班列已经提前70天超去年全年开行量,开行数量将创历史新高。回程占比持续提升,由上半年的20.86%提升至34.71%,保持去回均衡、量质齐升发展态势,有效降低了班列运营成本。

相关推荐
江苏—非洲高校合作联盟在苏州成立

10月27日,在苏州大学举行的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开幕式上,江苏—非洲高校合作联盟成立,标志着江苏与非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步入体系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活力中国调研行|出口创新高 码头焕新“绿”——探访“长江外贸第一大港”太仓港

目前,太仓港已建成各类码头18座、泊位99个。去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近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在长江流域稳居前列。近年来,太仓港着力打造新能源商品出口基地,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超50万标箱,同比增长45%。

2025江苏国际服务贸易展览会在吉隆坡开幕

为期三天的2025江苏国际服务贸易展览会22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展中心开幕。展会旨在搭建服务贸易交流平台,推动中马经贸互动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