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精神文明中心聚焦乡村文化振兴、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强化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印发《宿州市埇桥区202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宿州市埇桥区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2021-2023 年)》等文件,把文明村镇创建、移风易俗等工作纳入“十二项提升行动”和10项文明创建工程。全区各行政村均完善“一约四会”建设,着重发挥村民自治作用。促进形成了文明村镇建设有人抓、有抓手、显成效的工作局面。
加快乡村硬件设施建设。埇桥区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文明创建阵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实现区、乡、村(居)三级全覆盖,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乡镇全覆盖。市、区财政投入25万元(市文明办5万元,区财政20万元),在桃园镇试点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
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印发移风易俗倡议书1.5万余份,编发《疫情防控事事显担当 移风易俗处处见文明——关于做好春节期间移风易俗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发放《宿州市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指导手册》8200余册,指导督促规范合理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公益广告,通过“埇桥文明”两微一端发布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宣传信息3500余篇(条)。
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承办2021年宿州市暨埇桥区“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进校园(顺河乡中心学校专场)活动,组织道德模范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进乡村(沈家村专场)活动,深入西二铺乡沈家村开展移风易俗座谈会;常态组织各级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深入乡镇、村、学校等开展“讲党史故事 传文明风尚”宣讲、事迹报告等90余场次;结合清明、端午等重要节日及时间节点,指导各单位常态开展家风家教、环境保护、文明出行、文明上网、助力疫情防控等主题系列志愿服务活动3200余场次。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常态指导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导全区各中小学校陆续开展“青少年心向党”课本剧展演活动,累计编排课本剧120场。
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先进典型选树工作。2021年以来,全区共获评市级及以上先进典型荣誉共118个,其中,“第三届宿州市文明村镇”35个、继续保留“宿州市文明村镇”荣誉称号30个村镇。区级已评选区级文明村镇203个、第四届埇桥区“新时代好少年”10名、提名奖10名;表彰第七届埇桥好人(含提名)300人、第三届埇桥区道德模范(含提名)20人、第四届文明乡镇(含复查保留)18个、星级文明户252户等先进典型。
下一步,埇桥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中心将继续发挥好“一约四会”的作用,坚持群众的事群众办,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鼓励、支持能人乡贤参与移风易俗工作,通过示范带动、规则约束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发挥好宣传教育的作用,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贯彻落实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相关要求,大力选树、表彰先进典型,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复兴少年宫等宣传阵地作用,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转变村民长久以来形成的陈规陋习;发挥好政策引导的作用,把文明村镇创建纳入乡村振兴的“大盘子”,统筹乡村规划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村庄治理标准化建设,凝聚合力推动农村各项工作整体提升。(朱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