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南“十四五”在全岛全域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1-24 15:05:10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3日对外发布《海南省金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在全岛全域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探索具有海南自贸港特色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规划》指出海南金融业“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是,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目标,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完善的金融要素市场,不断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推动跨境贸易及投融资便利化,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到2025年初步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金融体系。

据悉,为构建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海南将在“十四五”时期吸引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落地,推动设立金融租赁、消费金融、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引进会计事务所、律所、评估机构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努力形成牌照齐全、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

“十四五”期间,海南将创新开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推动“监管沙盒”落地应用。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稳步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逐步培育海南自贸港离岸人民币市场。

在要素市场体系建设上,海南“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海南国际清算所,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推进国际能源、航运、产权、股权和大宗商品等交易场所国际化发展。

根据《规划》,海南将健全与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相适应的跨境投融资新体系。以国内现有本外币账户和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础,构建该省金融对外开放基础平台。推动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加快打造区域性离岸新型国际贸易中心。

为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十四五”时期海南推动设立金融法院,探索建立充分满足海南自贸港内市场主体需求的金融调解和金融仲裁等多元化便捷纠纷解决机制。加快搭建境内外金融人才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平台。推进金融创新等新兴领域立法探索,充分利用自由贸易港法、经济特区立法权和地方性法规立法权,加快出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等金融配套法规。

相关推荐
海南自贸港“蓝海”营商环境对话会常态化 政企共建一流营商环境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端任端平表示,营商环境建设厅将持续落实省委、省政府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要求,将营商环境作为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实质性解决,持续降低综合营商成本,提高营商收益,让企业在海南投资前景可期。

自贸港上的法治引擎: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海南样本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海南推行用地用林联合审批改革 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加速项目落地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林业局通过联合印发实施《关于全省推行用地用林联合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创新审批模式、打通部门壁垒,大幅提升用地用林审批效率,为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