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未来工程师的实战基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1-25 15:52:02

新华社乌干达穆科诺11月25日电(记者张改萍)11月的一天,在乌干达中部穆科诺区乌干达工业技能培训与生产中心的加工车间,三名中国教师带着十几名乌干达青年,正围着一台数控铣床忙碌着。学员们五人一组,在中方教师曹明顺的示范和指导下,轮流操作铣床。

乌干达工业技能培训与生产中心位于首都坎帕拉以东13公里的纳曼韦工业园区,2020年1月中方建成后移交给乌方。中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五座车间、一栋教学楼、一栋培训楼,最多可同时培训1000名学员。

目前,中心由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维保,并提供技能培训服务。12名中国教师在这里负责教授当地学员,开设有五金加工、焊接、喷涂、机械加工、木材加工和PLC可编程控制技术等课程。

32岁的塔比莎是曹明顺的学员,毕业于乌干达基扬博戈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她说:“我们正在学习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制造模式,从中国老师这儿学到的技能非常重要。”

在木工车间,中方培训教师赖建峰正在教学员模块化加工木门。赖建峰说,当地学员已初步学会使用机床模块化制作木门窗、桌椅等,他们已接到近百套木门的订单。

乌干达工业研究所工程师彼得·阿古米西里扎说,技能培训项目对乌干达至关重要,因为乌干达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从大学获得的理论并不能代替实践经验。生产行业需要能够设计、开发和运营项目的人才。”

乌干达工业研究所所长兼乌干达工业技能培训与生产中心负责人查尔斯·奎西加说:“中心的运营将帮助我们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从而打开更大的市场。”

相关推荐
中国良种羊在乌干达“安家落户”

乌干达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下从中国引进的首批9只简州大耳羊日前顺利运抵乌干达。乌农业官员以及南南合作项目中乌专家等参加了7月1日在恩德培举行的接收仪式。

通讯丨银针解痛 仁术暖心——记义诊在乌干达边远地区的中国医疗队

中国自1983年起向乌干达派遣医疗队。40多年来,共有24批、220多名医疗专业人员跨越山海来到乌干达,在门诊、病房、手术台和义诊现场辛勤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乌干达人在家门口收获健康,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理解、友谊与希望的种子。

通讯丨焊花里筑梦——在乌干达见证中国焊接专家播撒技术火种

汗珠顺着额角滑落,焊接面罩下是一双沉稳而专注的眼睛。23岁的乌干达青年西尔弗引弧、运条,眼神聚焦在熔池上,枪尖一点压着一点,焊花飞溅中,随着一条均匀的焊缝在最后一根薄壁方管上逐渐成型,西尔弗长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