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中非合作的全球意义:从政策到实践”平行分论坛举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邵非 2021-11-28 17:38:16


智库报告发布 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中非合作的全球意义:从政策到实践”报告发布会25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作为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分论坛的主题活动之一,本次发布会聚焦于非洲的政治、减贫、农业与经济问题,发布了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撰写的《2021年非洲发展展望》四份智库报告。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陈洲、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坦桑尼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米拉吉·乌斯出席论坛并致辞。发布会由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杜太生与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主持。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农业大学长期致力于促进全球发展合作,2017年学校成立了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等智库,陆续入选一系列国家级项目,成为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减贫故事、培养新型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的重要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学校在坦桑尼亚分享中国减贫和农业经验的“小技术大丰收”项目已多次入选联合国和国家减贫优秀案例库。他表示,《非洲发展展望》四大系列报告的发布,表明通过中非合作共建能够更好地推动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并期待这四份报告能引起学术界对非洲发展、中非合作的进一步讨论。

报告发布会现场 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陈洲代表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中非参会代表提出四点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中非命运共同体打牢精神根基;推动经验分享和理念交流,为中非共同发展汇聚民间智慧;深化独立探索与务实合作,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贡献民间力量;传承协同配合优良传统,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提出民间方案。

在报告发布环节,多名与会学者分别围绕非洲政治、减贫、农业、经济领域分享了报告成果,系统分析疫情以来非洲在经济、政治、农业和减贫领域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中非合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关推荐
马达加斯加外交部前秘书长:非中能力建设合作助力非洲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堪称奇迹的快速增长。如今,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发展提供了经验、带来了希望,被许多国家视为值得借鉴的典范。

中非维护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长沙宣言(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53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委员会代表齐聚长沙,遵照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领导人共识,全面推进落实《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

国家开放大学巴西(圣保罗)学习中心设立

国家开放大学巴西(圣保罗)学习中心由国家开放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圣保罗大学共同设立,将致力于搭建中葡双语教育资源平台,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促进人员交流与知识共享,为中巴高校合作及金砖国家教育合作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