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灵璧:农家书屋成为农民“充电站”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12-06 09:50:11

近日,笔者来到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冯庙镇高宅村农家书屋,农家书屋里窗明几净,书桌摆放整齐。整齐的书架上,有序排列着各类书籍,十几名村民利用闲暇时间正聚在一起,认真阅读书刊和杂志。眼下正值冬闲时节,农民们利用闲暇时间走进农家书屋,通过书本、报纸等学习科学种养、农机维护、土地管理等知识,为今后增收致富做准备。

近年来,冯庙镇18个村全部建起了农家书屋,把农家书屋建设和管护纳入文化、新时代文明时践站建设,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督查、统一抓好落实,切实发挥农家书屋作用。投入资金对农家书屋进行了改造,配齐了电脑和书报架等必要设施,使农村群众在闲暇之余有了阅读图书的大课堂、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书屋内图书内容丰富,农民利用空闲时间前来读书学习,掌握科技知识,被群众称之为“充电站”,对助推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宅村农家书屋目前共有藏书2000余册,十余种类别,村民不出村就可以阅读到教育、科技、致富等各类图书。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该村正通过农家书屋这一农村文化主阵地,深入挖掘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地方文化产品,涵养心田、教化人心,富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向着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生活迈进。

为了激发农民读书热情,高宅村在镇文化站指导下,经常开展活动,用活农家书屋,每年举办读书有奖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方式,评出奖项,让更多农民参与读书,使农家书屋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村民。镇村还经常联合县农业局等相关单位,邀请农科方面专家,开展农业技术讲座15场,讲授种植养殖技术,并现场解答农民朋友遇到的技术难题,受益群众多达4万人次。高宅村有不少种植大户,但在刚起步时,由于缺少技术,走了不少弯路。这几年,他们有事没事总往农家书屋跑,寻求技术支撑,从书籍中和参加培训中吸取了不少知识,同时把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为高产增收起到相当重要作用。

“利用农家书屋搞活动,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培训,将书籍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提高农民认知。是广大农民通过阅读提高个人修养的地方,也是贫困家庭获取科技知识,提升增收致富等技能的‘充电站'。”冯庙镇文化站站长井林介绍。

“自从农民走进了农家书屋,村上的乡风文明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原来村上的村民经常打牌,吵架的事情也比较多,农民们通过知识学习,个人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着。这两年村里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比,农村多年的陋习也在逐渐消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在逐年提升。”高宅村党支部书记刘刚说。(曹金龙)

相关推荐
博物馆新地标:浓缩安徽灵璧的“文化DNA”

安徽灵璧县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西周铜簋的饕餮纹饰在柔光下流转,静静诉说着3000年前淮河文明的回响。

安徽灵璧县税务局:全链条赋能 破解新办企业“成长烦恼”

今年以来,灵璧县税务局创新推出“四维联动、全链条赋能” 服务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其合规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便利化改革走深走实。

安徽灵璧县开展“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培训

9月7日上午,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中心在游集镇组织开展“三秋”农机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切实保障“三秋”农业生产顺利开展,提升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与作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