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云南陆良县优化营商环境 产业吸引力持续增强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2-06 11:18:56

蒙牛、李子园、卫龙食品……近年来,云南陆良县围绕打造高端食品基地的发展目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内知名食品生产企业到该县建设投产,“以商招商”成效显著。

立足资源禀赋精准招商

“土地平整、交通便利”是企业对陆良的初印象。

蒙牛工厂相关负责人称,蒙牛集团西南高原特色奶业全产业链项目是蒙牛在云南唯一的生产基地,选择在这里投产首先是看中了陆良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

1.jpg

图为蒙牛工厂生产车间

陆良县是云南省第一大高原平坝,是云南省“一县一业”蔬菜示范县、云贵高原夏秋淡季蔬菜生产重点县、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云南省蔬菜产业重点县。结合全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优势,陆良县围绕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强化招商选资,以绿色食品企业集聚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成效逐渐显现。

“目前,陆良已经在青山工业园区形成了以蒙牛、李子园、卫龙食品、灿林梅干菜为主的产业集群。”据陆良县委常委、副县长潘舒介绍,下一步陆良县将在青山工业片区规划一个以高端食品生产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园中园,打造“蔬菜、奶及奶制品、生猪、马铃薯”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围绕国内知名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招商,布局形成以蔬菜、奶制品、肉制品和休闲食品为主的高端食品加工生产基地。

高效贴心服务留住企业

“来了两次就签约,一年半时间投产”,这是云南李子园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李子园”)在陆良县投产速度的真实写照。该公司负责人称,能快速投产,当地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

2.jpg

图为云南李子园食品有限公司

今年以来,陆良县按照“一个招商项目、一名县级领导承包、一个工作专班跟进服务”的工作要求,组建14个重点项目工作专班,严格落实服务企业和项目统筹推进“三项制度”,围绕重点项目推进逐一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行清单化、销号式管理,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环评及水电路气等困难问题,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

“营商环境好”“政府支持”是入驻企业对陆良的评价。近年来,陆良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设立投资项目代办中心,为代办项目提供“不见面”“保姆式”服务。2021年累计代办项目15个,代办事项46项,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服务,断营造“重商、安商、稳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企业反哺带动农民增收

企业入驻陆良后,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带动农民增收。

“企业员工主要来源于本地,为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作出了较大贡献,尤其是残疾人及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据云南李子园负责人介绍,公司投产以来,带动230余人就业,其中残疾人占比超过30%,这些人就业后非常珍惜自己的岗位,离职率很低。

据了解,李子园年产7万吨含乳饮料项目由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县工业园区青山片区,是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项目。项目于2020年8月正式投产,目前,三条生产线已全部投产,日生产乳饮品达180吨,预计全年生产含乳饮料5万吨,全负荷生产可达7万吨,年产值3.5亿元,年上缴税费3000万元。

产业链招商在困境中谋发展

近年来,陆良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困境。据陆良县委常委、副县长潘舒介绍,受疫情影响,企业投资意愿降低,给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此外,物流短板也制约了陆良县产业发展,导致蔬菜安全不可控,未来希望引入大型物流企业,改变散、乱现状。

下一步,陆良县招商引资工作将积极贯彻落实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打造全省“高端食品基地示范区”的目标定位,立足全县“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建成“蔬菜、奶及奶制品、生猪、马铃薯”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认真落实“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突出全产业链招商,力促重大项目落地,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段巧芳)

相关推荐
3200多家企业将亮相第22届东博会

记者在9月16日举行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新闻吹风会获悉,本届展会共有60个国家3200余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16万平方米,设南宁主会场和桂林旅游展区,集中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的最新成果。

江西铜业集团旗下企业同步在香港、阿斯塔纳上市

8月28日,记者从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江铜集团作为主要股东的佳鑫国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当日上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AIX)“一带一路”板同步上市。这是全球首个在这两地同步上市的项目,是港股首家以钨矿开采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也是中亚地区首只以人民币进行计价的股票。

在校园中培养,在项目中历练,在企业中成长——高素质工程师如何锻造

“在工程师培养体系中,学院承担产教融合机制构建者、人才培养枢纽创新者、学位评价改革先行者三种角色。”哈工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哈工大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负责人宗影影说,未来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定制化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